優然牧業讓靈臺牛產業更“牛氣”

中國甘肅網記者李紅軍通訊員景潔

2021年12月19日,伊利集團優然牧業·靈臺1+1兩萬頭高產奶牛牧場項目正式簽約;2022年3月20日,該項目在靈臺縣百里鎮正式啟動開建。從項目正式簽約到順利開工,僅用90天時間,該項目創造了高效率、跑出了“靈臺加速度”。這是伊利集團布局甘肅東部,根植靈臺大地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靈臺奮力推進產業鏈式開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一次重大機遇。

抓基礎強保障

平涼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把牛產業作為全市九大重點主導產業之一,堅持肉牛奶牛雙牛并驅、招大引強同步推進,通過確立鏈長制來聚力打造。靈臺縣良好的生態條件,豐富的飼草資源、群眾悠久的養牛傳統,良好的產業基礎,與伊利集團打造‘綠色產業鏈’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近年來,靈臺縣堅持把牛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主導產業,舉全縣之力,集各方資源,大力發展以平涼紅牛為主的牛產業,促進全產業鏈開發,推進產加貿一體化發展,牛產業已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

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啟動后,靈臺縣按照全市打造百億級產業鏈的目標要求,制定印發了《靈臺縣牛產業鏈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繪制了牛產業鏈圖譜,制定了差異化扶持政策,明確未來五年,全縣牛產業將堅持肉牛、奶牛兩手齊抓,全力強鏈延鏈補鏈,著力提升全價值鏈開發水平,加快推動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平涼紅牛產業圍繞康莊牧業等龍頭企業延鏈條、拓市場,走小規模、大群體發展路子。奶牛產業圍繞服務保障優然牧業兩萬頭奶牛牧場項目,積極在服務端拓展產業外延,全力做好奶牛奶業文章。

牛產業一頭連著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動力。為了讓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靈臺縣圍繞“延鏈、補鏈、種群擴繁、秸稈変肉(奶)、品牌培育、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六大工程,謀劃實施重點產業鏈項目6類21項,概算總投資16.76億元,力爭到2026年,全縣牛飼養量達到16.63萬頭,出欄6.5萬頭,牛產業總產值達到25.72億元。預計到2022年底,全縣牛飼養量達到14.07萬頭,出欄肉牛6.13萬頭。

優結構聚合力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伊利集團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產品品類最全的乳制品企業,旗下的優然牧業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游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與靈臺縣人民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以來,于2022年1月17日注冊成立了平涼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涼優然牧業),平涼優然牧業是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金6000萬元。計劃在靈臺縣投資建辦萬頭高產奶牛牧場,總投資7.2億元,一期在百里稔溝村建設占地面積約1180畝高產奶牛牧場一處,預計投資3.2億元。

為了使項目盡快落地建設,項目簽約完成后,靈臺縣相關部門立即成立工作專班,跟蹤推進落實,并同步開展勘界測繪、地上附著物丈量登記、水電路配套設計、飼草用地流轉等工作。并且銜接優然牧業及時開展環評、穩評和規劃設計。

目前該項目已于3月20日開工建設,規劃建設自動擠奶區、奶牛飼養區、飼草料加工區、員工生活區、糞污處理區五個功能區域,預計2022年9月底具備進牛條件,2023年12月底全面建成運營。

對于項目為何能快速簽約并開工建設,伊利集團投資管理部投資總監杜志強認為,可以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即伊利集團需要發展自有奶源;地利,平涼處在三省交界處,伊利在河西布局了牧場,在蘭州紅古區布局了加工廠,唯獨隴東地區還是空白,需要在隴東地區做產業布局。人和,地方領導和企業的相互信任,靈臺縣對項目實施給予很大的支持,讓這個項目創造了優然“靈臺速度”。

延鏈條促效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蘇玉峰在項目開工儀式上說:“一杯奶能帶動一個產業,也能造福一方百姓。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解決奶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將奶業振興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推動產業鏈集群建設,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融合,拉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領全省奶產業鏈企業轉型升級,為甘肅奶業振興作出伊利貢獻。”

屆時將引進國際最先進的奶牛養殖設施和設備,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牧場運營管理系統,實施世界級的精益牧場管理。采取大數據系統對奶牛管理、庫存管理、營養飼喂、牧場設備、發情監測等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有效幫助牧場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牧場和奶牛情況;并通過智慧牧場系統捕捉牛舍環境溫度、濕度等相關指數,采取自動噴淋、自動風扇控制、溫度調節等系統,將環境調整到適宜奶牛生長的最佳狀態,切實提升牧場的運營效率,達到國內奶牛養殖行業最高水平。

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平涼牛產業發展增添新的動力,也將把伊利集團的成功經驗、先進理念、科學模式引入平涼,對于進一步優化靈臺縣乃至全市農業產業結構、加快形成種養循環農業產業體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每年可為公司提供近9.3萬噸優質原料奶,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同時將促進玉米秸稈青貯轉化利用,輻射帶動周邊種植青貯玉米6萬多畝,促進全縣飼草產業發展;并可提供500多個就業崗位,便于附近農牧民就近就便務工,既能解決周邊群眾工作問題,還可有效增加經濟收入。

此外,該牧場采取全球最先進的全封閉智能一體化好氧發酵模式,將糞渣制成有機墊料,排液經過氧化降解后轉化為液態肥,可為牧草種植等提供肥料,實現“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新格局,積極帶動當地優質農牧業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圍繞奶牛產業,謀劃布局奶制品加工、冷鏈物流、勞務服務等延鏈補鏈產業,做足做好奶牛奶業文章,助推縣域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