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實施注冊制改革 進一步加劇頭部企業的美股化趨勢

從2009年以來,美股市場開始上演長達十一年時間的長期牛市行情。在此期間,雖然美股市場不定時發生快速調整的走勢,但始終未能夠從根本上扭轉美股長期向上的運行趨勢,對美股幾大核心科技股來說,在這十一年的時間內,更是出現了翻數倍乃至翻十倍的漲幅,早期深度介入這類上市公司的投資者,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不過,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從過去十一年的美股牛市行情中,與市場指數保持著長期上漲趨勢的美股上市公司并非多數,持續跑贏美股市場指數的上市公司更是為數不多,對這一種市場現象,也跟最近幾年的A股市場有所相似。

從2019年以來,A股市場開始走出了一輪結構性的上漲行情。其中,在滬弱深強的背景下,深市市場的漲幅明顯大于滬市市場,且創業板指數的累計漲幅達到了一倍之多。但是,在這一兩年的上漲行情中,并非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投資者賺錢,同時也并非意味著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可以緊跟市場指數的上漲步伐。與之相比,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內,還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創出新低,尤其是歷史新低水平。

但是,從最近幾年的時間內,A股市場有加快走美股化的趨勢。不過,從更嚴謹的角度來看,對A股市場頭部企業來說,有逐漸走出美股化的趨勢。但是,與之相比,對A股市場普通股,尤其是A股市場中的績差股、虧損股等上市公司,卻有加快步入港股化的跡象,在存量博弈的背景環境下,整個市場還是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格局。

最近一兩年的時間內,A股市場實施注冊制改革,且有加快向全面注冊制的方向靠攏。但是,在注冊制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增量資金流入A股市場的步伐不算太明顯,整個市場仍然離不開以存量資金博弈的局面。由此一來,卻進一步加劇了A股市場頭部企業的美股化趨勢,越來越多的資金愿意承受頭部企業更高的估值溢價水平。

這些年來,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美股市場港股市場等主要投資市場,各路資金似乎更熱衷于“抱團取暖”。歸根到底,還是在于越來越多的資金愿意接受具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在A股市場中,真正具備持續盈利能力強、護城河寬以及基本面良好等特征的上市公司并不多,且達到這些共同特征的企業,基本上屬于A股市場中的頭部企業。由此一來,在越來越多的市場資金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之際,卻進一步加快了市場資金的聚集效應,并進一步抬升整個市場頭部企業的估值溢價效應。

除此以外,隨著近年來公募私募基金的市場規模逐漸壯大,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比較良好,新發基金可以順利完成募資的需求,但對增量資金來說,卻依然偏愛于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對頭部企業的青睞度更高。受此影響,卻引發更多的資金進入頭部企業之中,并由此強化了這一種基金機構抱團取暖的局面。

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基金機構對頭部企業的抱團取暖,已經成為了一種市場的發展趨勢,且逐漸成為了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思維。一旦把這種投資思維以及盈利模式固定下來,那么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打破這一種抱團局面。在機構化時代加快到來之際,或許抱團現象仍然會存在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在機構抱團背后,還是偏愛于尋找市場中的確定性的機會,未來市場中的優質資產、稀缺資產也會更容易受到歡迎。

關鍵詞: 市場 趨勢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