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發布11月經濟運行數據 前11個月民間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前11個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前11個月民間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基礎設施投資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11月單月進出口總額增速由10月下降2.1%轉為增長4.3%……近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11月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廣東工業生產穩步恢復,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回升,市場銷售持續改善。

步入四季度以來,廣東進入了全年工作的收尾期和“十三五”收官季,生產、投資等領域都在加快沖刺,而隨著10月和11月經濟成績單的發布,廣東經濟全年預期向好。“廣東的經濟走勢并不是標準的‘V’形反轉,更像是一個煙斗形轉折。”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解讀稱,廣東經濟呈現出“前慢后快”的回升速度,二季度開始從地下走出地上,三季度累計擺脫負增長,實現與全國同步。四季度,隨著供給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全年廣東經濟有望在前三季度基礎上進一步恢復,打好沖刺戰和收官戰。

看“穩定器”作用

工業增加值增速由負轉正

1-11月,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比1-10月提高1.0個百分點。

其中,支柱行業生產加快,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1%和4.6%,增幅分別比1-10月提高1.8個、2.9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降幅比1-10月收窄0.2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品產量增速快。1-11月,機床數控裝置、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風力發電機組、計算機工作站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022.1%、218.6%、196.4%、157.9%和39.6%。

從單月來看,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為今年以來最高當月增速,增幅比10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快速恢復,與石化、基建、房地產相關的行業較快增長,共同帶動整體工業的恢復。

“工業特別是規上工業是保持經濟穩定的重心,工業增加值占比與GDP增速具有高度相關性,保持規上工業在經濟中的占比對于經濟增長具有‘穩定器’作用。”楊新洪指出,預計四季度隨著疫情造成的海外訂單回流、小家電需求走高等,規模以上工業將持續好轉,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有望持續恢復至正增長區間。

看“三駕馬車”作用

消費、投資、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增強

投資、消費、出口被譽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年底收官在即,這“三駕馬車”跑得怎么樣?

記者梳理發現,從投資來看,隨著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加快建設,重大項目建設的有序推進,“兩新一重”投資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受基礎設施投資及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影響,建筑業前景樂觀,全年將保持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1-11月,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增幅比1-10月提高0.9個百分點,自上半年轉正以來連續5個月逐月加快。民間投資增長1.4%,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1%,自8月以來連續四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1%,增幅比1-10月提高1.0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穩步恢復向好的基礎仍在。隨著對疫情的有效控制,旅游、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逐步好轉,疊加前期出臺的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以及就業穩定、居民收入增加、提升了消費能力,“雙11”等消費季到來進一步提升消費需求。1-11月,廣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萬億元,同比下降7.1%,降幅比1-10月收窄1.2個百分點。其中,受“雙11”促銷帶動,11月當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增長19.4%,增幅比10月提高20.7個百分點。線上交易持續快速增長。

出口方面,1-11月,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6.36萬億元,同比下降0.6%,降幅比1-10月收窄1.0個百分點。11月,進出口總額增速由10月下降2.1%轉為增長4.3%。其中出口增長10.7%,增幅提高10.4個百分點。

而從“三駕馬車”對于GDP的貢獻來看,楊新洪表示,前三季度,根據測算,廣東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流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9.6%、52.1%和18.3%,拉動GDP增長0.2個、0.4個和0.1個百分點;其中最終消費和服務凈流出的拉動已經由負轉正。三大需求中資本形成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五成,對廣東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加強。

看“新引擎”作用

“新經濟”和“信心指數”持續向好

數據顯示,廣東地區生產總值(GDP)前三季度實現78397.07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第一、二、三季度當季增速分別為-6.7%、1.0%和6.7%,第四季度GDP增速能否繼續保持增加態勢?

“我們預測,只要第四季度廣東GDP實現2%的增長率,那么廣東經濟總量可以在10萬億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十四五’開局奠定一個良好的起點。”對于四季度的經濟走勢,楊新洪給出了樂觀預測。

廣東經濟的走勢,離不開“信心”二字支撐,統計局數據顯示,百名景氣企業家即期信心指數保持上升勢頭。據全省百名景氣企業家三季度調查數據顯示,即期信心指數為139.4,高于信心指數臨界點(臨界點為100),比二季度提高13.4個點,反映全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一步改善,企業家景氣信心增強。

此外,廣東“新經濟”顯示較強韌性,高于同期GDP增速0.9個百分點,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前三季度,廣東完成新經濟增加值20030.69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5.6%,同比增長1.6%,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并高于同期GDP增速0.9個百分點,顯示出廣東新經濟的較強發展韌性。

楊新洪表示,綜合來看,廣東經濟的發展還存在多個有利條件,一是國內經濟持續穩步恢復,為廣東經濟的進一步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企業市場信心增強;三是供給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

數據

2020年全省分季度GDP增速(%)

當季:一季度(-6.7) 二季度(1.0 ) 三季度(6.7 )

累計:一季度(-6.7 ) 上半年(-2.5 )前三季度(0.7 )

前11月廣東經濟數據亮點

●1-11月,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比1-10月提高1.0個百分點

●1-11月,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增幅比1-10月提高0.9個百分點,自上半年轉正以來連續5個月逐月加快

●1-11月,廣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萬億元,同比下降7.1%,降幅比1-10月收窄1.2個百分點

●1-11月,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6.36萬億元,同比下降0.6%,降幅比1-10月收窄1.0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廣東新經濟增長情況

新經濟增加值 20030.69億元 占GDP比重25.6% 同比增長1.6%

分產業

第一產業 380.22億元 占GDP比重0.5% 同比增長5.3%

第二產業 10103.90 億元 占GDP比重12.9% 同比增長2.0%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含研發) 7196.30億元 占GDP比重9.2% 同比增長4.2%

第三產業 9546.57億元 占GDP比重12.2% 同比增長1.0%

(記者 陳澤云)

關鍵詞: 廣東經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