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貸公司監管布局加速 行業發展路徑日益清晰

小貸行業的監管正在逐漸收緊中。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海南金融監管局”)12月18日發布關于對轄內未備案小額貸款公司進行備案的公告。12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除了海南之外,12月以來,已有濟南、江西、寧夏等地監管對小貸公司進行調查、評級。另一方面,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計劃剝離旗下小貸公司或已經完成剝離。資深人士分析認為,監管風暴之后,小貸行業發展路徑將日益清晰。

小貸公司考驗加劇

根據海南金融監管局發布公告,本次備案對象為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成立但未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的,公司名稱含有小額貸款字樣或經營范圍內包含小額貸款業務的公司。

海南金融監管局表示,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或補正備案材料以及提交延期備案申請的公司,視同放棄備案,對于已經被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異常經營名錄或者正在辦理列入異常經營名錄手續的小額貸款公司不予備案。對于未申請備案、備案未通過以及不予備案的公司,應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自行變更企業名稱和范圍、自愿注銷,妥善有序退出小額貸款公司行業。

除了海南要求小貸公司完成備案外,12月以來,濟南、江西、寧夏等地監管先后公布了對轄區內小貸公司調查、評級的結果。12月2日,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披露了2019年度濟南市小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37家在營機構中只有1家被認定為V級,按照評級要求,該公司將有序退出小貸行業。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12月9日公布的評級結果顯示,全省194家在營機構中,14家機構存在明顯問題需要整改。

“對于小貸公司來說,開展分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陳文指出,小貸行業作為民間金融陽光化的一種嘗試,一直處于問題頻發狀態,包括壞賬、股東關聯交易等,更有甚者涉及非法集資,分級管理是有利于對風險提早摸底化解。

陳文表示,國家發展普惠金融的決心不容動搖,小貸行業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調研評級也是為了對于優質機構分級管理作準備。國家在強化對小貸行業的支持時,在業務開展以及融資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肯定優先針對一些實際經營比較好、有能力的機構開展。”

上市公司剝離小貸業務

作為金融業務許可里的重要一環,小貸牌照已經成為了各機構布局金融業務時的“標準配置”。不過,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止戈表示,當前,小貸公司經營不規范、管理不完善、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時有發生,各地監管標準不一、寬嚴差異不同程度存在。

另一方面,陳文指出,行業野蠻生長時期,不少公司期待利用金融業務變現,但基于監管對于金融嚴格管制,相較第三方支付牌照、消費金融牌照等含金量更高的業務許可,更容易獲得的小貸牌照成為各機構的不二選擇。“隨著監管對于該部分金融業務的收緊,情況便再次發生了變化。”

曾經炙手可熱的金融業務遇冷,不少公司開始剝離金融業務,其中便包括小貸公司。12月9日,A股上市公司世聯行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世聯小貸擬8.06億元轉讓所持信貸資產,引起深交所問詢。而在世聯行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財報中,世聯行曾經提到金融服務業務持續嚴控風險、穩健放貸,使得貸款回收和放貸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減少了3.51億元。換言之,世聯行認為金融業務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

除了世聯行之外,原本旗下擁有兩家小貸公司、同時已拿下消費金融牌照的唯品會,在12月10日剝離旗下廣州唯品會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僅剩下控股的上海唯品會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認為,造成這一現象既有市場原因也有監管原因。市場原因方面,從此前新三板上市的小貸機構來看,盈利水平分化嚴重,并且受今年疫情等大環境影響,小貸行業整體承壓;監管方面,網絡小貸趨嚴使部分機構萌生退意,最高法下調民間借貸利率紅線,也使得小貸傳統的商業模式遭遇一定沖擊。

“從注冊資本金,杠桿率等指標來看,網絡小貸牌照性價比明顯不如消費金融牌照,唯品會剝離旗下一家小貸公司也是商業機構的正常舉動。”蘇筱芮表示。

“除此之外,另一個原因是由于近年來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的準入門檻正在逐漸降低,從公司發展角度來看,如果真的想繼續開展金融業務,更有可能去爭取這些更為過硬的金融牌照。”陳文補充道。

發展路徑日益清晰

根據央行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227家;貸款余額9020億元,前三季度減少70億元。而截至2019年末、2018年末以及2017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分別為7551家、8133家、8551家。

不足三年的時間里,小額貸款公司數量減少了1300余家。同時,《關于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監管文件的出爐,小貸行業的未來也成為了業界熱議的話題。

蘇筱芮認為,今年以來,與小貸行業相關的頂層制度不斷完善,既為小貸行業的發展明確了具體方向,又便于機構以及地方監督管理部門參照執行,小貸行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將越來越清晰。“監管風暴來襲,小貸行業的洗牌將會加劇。根據監管要求,缺少性價比的網絡小貸會加速消費金融牌照的申請進程。而地方小貸方面將繼續堅守小而美的定位,作為金融的毛細血管來扶持小微金融的健康發展。”

在陳文看來,小貸公司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但并非唯一一環。在普惠金融的主戰場上,參與主體正在日益多元化。哪一項牌照能夠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在于自身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便在于監管政策。對于當前的小貸行業來說,監管屬于嚴周期階段,行業發展整體會稍微受困。“如果能隨著監管推進,制約小貸行業發展最重要的融資約束,包括融資渠道以及融資杠桿予以放寬的話,將對小貸公司構成長線利好。”

關鍵詞: 行業 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