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黨中央立足我國新發展階段和國際形勢復雜深刻變化作出的重大部署,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社會期待。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必然選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發生了新變化。在經濟領域,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長期趨勢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是適應我國經濟要素結構和發展方式變化、適應國際環境復雜深刻變化和經濟比較優勢轉化的迫切要求,是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我國經濟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在科技創新領域,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成為影響各國競爭力重構和大國力量對比加速演變的重要引擎。加快推進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市場體系,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促進要素暢通,激發市場活力,是主動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

堅持以國內大循環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基點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需要新的經濟循環格局,需要更好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市場體制改革,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好地為全體人民共享。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國內循環體系。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優勢,以體制機制改革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環節。堅定決心,深化改革,打破行業壟斷和區域市場割裂,加快培育一體化內需市場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堅決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優化激勵體系,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完善競爭性制度安排,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公平競爭是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配置效率的前提。要完善經營性國有資產產權管理體制,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完善和細化知識產權制度規則,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新技術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要健全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制度,落實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等改革任務。在土地領域完善城鎮建設用地價格形成機制和存量土地盤活利用政策;在勞動力領域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促進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在金融領域構建與實體經濟結構和融資需求相適應的銀行體系,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在數據領域完善數據權屬界定、開放共享,加快培育數據市場。

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層次改革

進入新時代,對外開放的內涵外延均發生重要變化,具有更多制度型開放特征。新發展格局下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國內市場體制改革形成倒逼機制,強化了國內國際市場化規則規制全面對接,擔負了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深層次市場化改革的重任。

堅定對外開放自信,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趨勢凸顯。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堅定對外開放自信,堅持多邊主義,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堅持推進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構建高水平開放經濟體制,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國際規則倒逼國內改革上起到了顯著的示范作用。推行國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市場機制。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制度型開放高地建設。我國營商環境保持著強勁的上升趨勢,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尊重非歧視性國際慣例,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保護外資合法權益。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國際慣例,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探索建立同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使營商環境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作者 李林 系重慶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關鍵詞: 高水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