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信貸“貸”動群眾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扶貧產業

今年我又新養36頭豬,現在存欄的都有七八十頭啦!多虧了黨的政策好,才讓我們家踏上了脫貧致富的路子,過上了好日子。這次我又申請了1萬元的貸款用來種植黃桃,要和全村群眾一起把日子過得甜上加甜!”朱芳林說,扶貧小額信用貸就像一場“及時雨”,在他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扶了他一把,幫助他脫貧致富。如今,作為寶雞市脫貧攻堅致富標兵,他不僅要自己致富,還要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和他一起共同致富。

陜西省岐山縣京當鎮賀家村村民朱芳林家庭共6口人,妻子視力殘疾,子女尚在讀書,因家庭生活困難,2014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改變家里的貧困面貌,他向親戚們借了些錢嘗試養殖生豬。由于碰上了生豬價格低迷的時期,朱芳林不但沒有賺錢,反而賠了不少。開門七件事,處處要花錢,再加上這些每天都要吃許多糧食和飼料的豬嘮嘮,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來。面對這些困難和壓力,他萌生了放棄養豬的想法。

為了幫助他減輕家庭負擔,鎮村兩級和幫扶干部不僅為其妻子辦理了殘疾人補助,還幫他家申請了低保,為他分析了生豬養殖的前景,鼓勵他堅定信心,繼續發展養殖產業,一定能致富。終于,朱芳林的心被安定了下來,可是他又面臨一個不小的困難:手頭資金吃緊,但之前借的錢還沒還清,“再生產”遇到了攔路虎。

困境之中,鎮村兩級幫他協調辦理了2萬元小額信貸,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開始建豬舍,買豬仔,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政府給咱貧困戶這么好的政策,不僅貸款不要利息,還有產業補貼,我當時就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把豬養好,把錢掙回來!”朱芳林回憶道,“后來我賣掉了養的50頭豬,賺了67400元。我用賺來的錢還清了貸款,而且還買了新的豬仔繼續養殖,感覺壓力一下子小了,生活也越來越有希望了。”

從最初的十幾頭增加到現在的七八十頭,朱芳林的養豬事業發展的順風順水,每年出欄生豬數量穩步增長,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家庭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朱芳林不僅順利脫貧,還主動給身邊的群眾分享養豬心得,當起了“技術指導員”和“政策宣傳員”,引導大家依托國家扶貧惠民政策,積極發展種養殖業。

截至目前,岐山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11347.35萬元,累計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4426戶次,貧困戶獲貸率34.29%,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扶貧產業,激活產業“造血”功能,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者 劉濤 通訊員 李星蓉)“

關鍵詞: 小額信貸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