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

2020年,全球經濟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中小微企業更是首當其沖。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有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其是今年又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疫情沖擊,處境更加艱難。

保中小微企業對保就業、保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并取得不錯成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速28.4%,較各項貸款高15.3個百分點。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94%,較2019年全年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76個百分點。

在全國銀行業發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大背景下,哪些銀行的支持力度最大?哪些銀行的增速最快?不同類型銀行之間有何差異?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又呈現出哪些新特征?

國有制大行充分發揮領頭雁功效

2020年政府部門工作總結報告中明確提出:“大中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過40%。”從國有制大行2020年上半年度的狀況看來,間距進行這一總體目標很近了。

8月14日,銀監會現任主席郭樹清接納新聞媒體采訪時提及,6月末,5家大中型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底提高34.6%。1-6月,5家大中型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均值年利率4.27%,較2019年全年度均值年利率降低0.43個點,根據派發個人信用貸款、擔負或免減銀行信貸有關花費等對策,減少小微企業別的資金成本0.64個點,銀行信貸綜合性資金成本累計降低1.07個點。

銀監會普惠金融業部負責人李均鋒在8月25日的國務院新聞辦新品發布會上表明:“到7月末,5家大中型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是3.57萬億元,較上年底提升9651億人民幣,增速37.1%,依照政府部門工作總結報告明確提出的5家大金融機構2020年增速要在40%之上,大家覺得徹底有信心來提前完成這一每日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農行在上半年度早已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過40%”的每日任務。據農行2020年中報,截止6月末,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661.42億人民幣,較上年底提升2738.35億人民幣,增速46.2%,高過全行增速37.3個點。農行在國有制大行中,貸款增速排名第一,貸款余額僅次建行,排行第二。

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看來,建行處在肯定領先水平,是唯一一家賬戶余額在萬億元之上的金融機構。建行2020年中報顯示信息,于6月末,建行普惠金融業貸款余額12,589.09 億人民幣,較上年底提升 2,957.54 億人民幣;當初派發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均值年利率4.41%。但是,建行的普惠金融業貸款增速在國有制大行中排行到數第二,同比去年末提高30.71%。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排行第三的是中國郵儲銀行。截止2020年6月末,每戶授信額度總金額1,000萬余元及下列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566.12億人民幣,較上年底提升1,034.27億人民幣。匯報期限內,總計推廣額度較同期相比提高48.32%,有貸款余額的總戶數較上年底提升6.67萬家。非常值得關心的是,與建行一樣,盡管中國郵儲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排行穩居前端,但貸款增速對比去年末僅為15.83%。

工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各自排行第四、第三。中報顯示信息,2020年6月末,工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399.29億人民幣,比今年初提升1684.08億人民幣,提高35.7%。顧客數53.一萬戶,提升10.八萬戶。當初累放貸款均值年利率4.15%,比去年降低37個基準點。

中行和交行各自排在第五、第六名。截止2020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各自為5254億、2147.20億;交行增速為30.97%。盡管中行的貸款余額排行靠后,但發展潛力較猛,這家銀行以39%的增速穩居國有制大行第二名,間距進行40%的總體目標僅差一個點。

整體看來,國有制大行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存在差別,但增速層面水準非常,同比去年末基礎全是在30%之上,很貼近“大中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過40%”的總體目標。從中報看來,國有制大行在服務項目小微企業層面突出成績,兩者之間網上業務流程及其產品體系的持續發展趨勢和健全息息相關。這不但反映在小微企業線上上就能方便快捷地得到 貸款,還反映在普惠業務流程風險控制工作能力的提升,讓金融機構充足掌握小微企業的情況。

如,中國郵儲銀行在拓客層面,全方位整理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合規審查、 風險分析、信貸管理階段,聚焦點小微企業貸款“規范、便捷”的特性,提升銀行信貸業 務步驟,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風險控制層面,借助工商局、司法部門、個人征信、稅收、稅票等數據信息,提升貸前全自動評價指標體系,健全全自動風險預警和“觸發式”貸后查驗作用,進一步提高風險預警工作能力。

此外,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提高和金融機構擴張服務項目小微企業營業網點也擁有 非常大關聯。如,建行總計建立普惠金融業(中小企業)服務站及中小企業管理中心252家;中行也在擴大普惠金融業銀行信貸進行關鍵營業網點總數;農行創建總成績二級普惠金融業專營店組織管理體系,打造出1000家總公司級和900家支行級專營店組織,全方位提高農村基層營業網點普惠金融信息服務工作能力。

8月22日,銀監會發言人強調:“國有制大中型金融機構在資產、營業網點、技術性和顧客等層面有良好基礎,發展趨勢普惠金融業也可以產生其與眾不同優點。尤其關鍵的是,一些金融機構加速企業戰略轉型,改善工作流程,自主創新服務項目方式,在普惠金融業行業既合理發掘了潛在性要求,又顯著提高了風險防控工作能力。現如今年3月,建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取得成功提升萬億,不合格率操縱在1%之內,這在模式下是難以達到的。”

股權行穩定提高,城市商業銀行增速迅速

A股發售的股權行中有9家金融機構公布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數據信息。

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層面看來,招行以4869.10億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穩居第一。略遜一籌的民生銀行信用卡,截止2020年6月末,小型貸款總金額4740.74 億人民幣,比上年底提高6.64%,在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總金額4250.84億人民幣。位居第三名的是平安,2020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71.11億人民幣,在全行貸款余額中的占有率為9.5%。

盡管招行、民生銀行信用卡、平安在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層面穩居前三,但若從增速視角看來,排行卻處在最終鋪底的三名。在其中,民生銀行信用卡、招行、平安的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去年末增速分別是6.64%、7.41%、7.73%,各自排在倒數第一、第二、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排到前三的金融機構是光大、浦發、華夏銀行信用卡,同比去年末增速分別是15.08%、13.19%、13.14%。這三家金融機構相匹配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是1788.30億、2310.12億、1133.03億,排名分是第四、到數第三、倒數第一。

總體看來,9家股權行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集中化在1000億-5000億范疇內,均值經營規模約為2500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在6%-16%范疇內。在其中,有一半之上的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約在兩千億之上,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在10%之上。

對比國有制大行、股權行上千億,乃至上萬億元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經營規模,城市商業銀行受制于本身的經營規模,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大多數不夠500億,但同比增速并不稍遜。在其中,工商銀行在銀保監普惠金融業貸款余額規格下,同比去年年底增速達48.42%,超出了農行46.20%的增速。此外,西安銀行、北京銀行、青島銀行同比增速各自為23.87%、22.40%、19.04%,均超出了所述股權行及其交行的小型貸款增速。

在發售城市商業銀行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是江蘇銀行,賬戶余額經營規模達764億;略遜一籌的杭州銀行(規格為互聯網金融根線)666.43億;賬戶余額最少的是西安銀行,經營規模約為52.75億人民幣。非常值得關心的是,鄭州銀行在小型貸款用戶量層面主要表現十分突顯,截止2020年6月末,中小企業貸款總戶數84502戶,遠超別的有數據信息公布的發售城市商業銀行。

以股權個人行為意味著的中小型金融機構是在我國金融機構管理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規模經營規模很大,體制機制創新較靈便。與國有制大行對比,國有商業銀行有大量中小型企業顧客,是國有制大行以外,普惠金融業的中堅力量。但在增加銀行信貸推廣全過程中,股權行遭遇著更高的能貸自有資金管束。因此,監督機構發布了一些鼓勵股權行向中小型企業貸款的措施。

如,3月13日,中央銀行決策執行普惠金融業定向降準,對做到考核指標的金融機構定向降準0.5至一個點。在這里以外,對滿足條件的股權行再附加定向降準一個點,適用派發普惠金融業行業貸款。規定將央行降準資產用以派發普惠金融業行業貸款,而且貸款年利率顯著降低,進而增加對小型、民企等普惠金融業行業的銀行信貸適用幅度。

民營銀行差異優點顯著

假如說國有制大行和全國股權行是服務項目私營、小型的框架,那麼諸多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中小銀行及農信社則是毛細管,勤奮碰觸人體的每一個位置,盡管各家組織在小微信貸上的經營規模都并不大,但在下移金融信息服務、適用本地私營小微企業發展趨勢層面,總數諸多的民營銀行仍然充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功效。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信息顯示信息,截止2020年二季度,商業銀行金融企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13.73萬億。在其中,大中型銀行業(包含中國郵儲銀行)、股權行、城市商業銀行分別是3.75萬億、2.23萬億、1.84萬億,占有率分別是31.04%、17.30%、14.64%。而奉獻較大 的是包含鄉村銀行業、農信社、鄉村協作金融機構和新型金融企業以內的鄉村金融企業,貸款余額為4.55萬億元,占有率約35.44%。

有見解強調,金融機構總資產尺寸并不是重要,中小型商業銀行還可以做得很好,特別是在中小型企業服務項目層面。對比國有制大行、股權行,民營銀行的小型貸款業務流程具備與眾不同優點。如,民營銀行自身便是服務項目當地、服務項目小型的,在資金投入度、活力、服務項目意向等層面,更能搞好當地的顧客服務。此外,民營銀行在業務流程轉型發展、高新科技連動等各層面的轉型發展速率相對性較快,能在市場細分快速塑造起本身的專業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五部委在2020年6月公布的《關于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中表明,自2020年6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財政政策專用工具按一季度選購滿足條件的地區法定代表人商業銀行金融企業新派發的普惠小型個人信用貸款。滿足條件的地區法定代表人商業銀行金融企業為全新中央銀行定級1級至5級的大城市銀行業、鄉村銀行業、鄉村協作金融機構、農村商業銀行、農信社、中小銀行。

針對民營銀行而言,這一現行政策毫無疑問是進一步鼓勵了他們向中小型企業貸款的驅動力。中國人民銀行金融體系司廳長鄒瀾表明,這么多年我們在處理資金短缺、股權融資貴難題的情況下,多方體現非常明顯的一點便是難以得到 個人信用貸款。從把握的數據信息看,國有制大中型銀行征信貸款占所有普惠小型貸款的占比早已做到了20%。可是民營銀行由于各式各樣的緣故,這一占比較為低,可能不上10%。對于這個問題,文檔明確提出,根據自主創新財政政策專用工具,推動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個人信用貸款的推廣,適用大量的小微企業得到 免質押、免貸款擔保的個人信用貸款適用,使小微企業貸款繼發性明顯增強。

為能夠更好地鼓勵民營銀行服務項目中小型企業,鄒瀾在6月2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明:“中國人民銀行自主創新財政政策專用工具,針對地區法定代表人金融機構,也就是民營銀行給與其申請辦理推遲的普惠小型貸款本錢的1%做為鼓勵。從如今的宏觀經濟數據統計看,鼓勵的貸款額度貼近4萬億元,推動推遲的本錢做到3.7萬億元,這是一個預估。”

民營銀行運用接近小區、接近公司的優點,勤奮穩步發展,互聯網銀行的智能化銀行信貸為上千萬戶公司出示周轉資金。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劉國強來看,民營銀行遍布較為普遍,扎根基層,與生俱來具備普惠的特性,說一句通俗化得話,“小金融機構要傍大款也傍不了,她們只有服務項目中小企業,因此 純天然具備普惠性。”

新發展趨勢:貫徹落實盡職免責體制

數據信息顯示信息,截止2020年6月末,全國各地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3萬億元,同比增長率28.4%。有貸款的總戶數2363.三萬戶,比今年初提升了251.4萬戶,2020年上半年度新派發的小微企業貸款均值年利率5.94%,比2019年全年度平均降低了0.76個點。

貸款量、總戶數提升的另外,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構造也出現了顯著轉變。銀監會普惠金融業部負責人李均鋒在8月25日的國務院新聞辦新品發布會上表明,1-7月份,增加普惠型小微企業中,首貸戶160多萬戶,占新派發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總戶數的16%,較上年底提升 10個點。

在他來看,處理小微企業首貸難,關鍵以2個層面做為切入點:“一是處理缺信息內容的難題。大家如今已經連通金融業個人信用信息和政府部門公共資源、公司信息,在全國各地促進建立中小型企業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有些是以省為企業,有的以城市為企業。二是處理缺貸款擔保、缺質押的難題。當今大家已經全力促進政府部門性貸款擔保組織充分發揮,提升 政府部門性貸款擔保組織對小微企業貸款的貸款擔保普及率。”

非常值得關心的是,截止6月30日,普惠小型貸款欠佳賬戶余額0.4萬億元,較今年初提高9.25%,不合格率達2.99%,較各類貸款不合格率高0.88個點。對于此事,李均鋒表明:“整體上還是在大家的欠佳可容忍以內。伴隨著經濟金融態勢轉變,小微企業欠佳貸款2020年很有可能會有所增加,可是對提升的欠佳貸款,銀監會和商業銀行金融企業有充足的工作能力和專用工具,來解決欠佳貸款率升高的工作壓力。”

之前,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具體實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全過程中,擔負的義務較為大,導致了害怕貸、不肯貸、多貸比不上少貸的局勢。因此,中國人民銀行加強貸款政策正確引導,催促銀行業健全內部鼓勵考核制度,貫徹落實盡職免責規定。目前,多數商業銀行逐步建立起了“能貸愿貸會貸”的機制,減輕了銀行基層信貸員工的后顧之憂。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改善,不僅因為銀行服務理念轉變,更關鍵的是銀行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大幅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我們鼓勵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加強與互聯網銀行合作,讓政策性銀行為互聯網銀行提供更多轉貸款資金,惠及更多小微企業。

對于未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改委等八部委在《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中表示,要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大中型商業銀行要做實普惠金融事業部“五專”機制,單列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等專項信貸計劃,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改革小微信貸業務條線的成本分攤和收益分享機制,全國性商業銀行內部轉移定價優惠力度要不低于50個基點,中小銀行可結合自身實際,實施內部轉移定價優惠或經濟利潤補貼。

關鍵詞: 普惠 貸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