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桃李芬芳,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憑借著擁有特別能奉獻的教師隊伍和能吃苦的學生群體,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高考成績都不輸沿海城市中學。
縱是如此,地處閩北山區的南平一中也與全國其他山區中學一樣,難以擺脫優秀生源流失、優秀教師流失的困境。伴隨著優秀人才的流失,學校一度好景不再。
更令人憂心的是,優秀教師流失、教學質量下降、優秀生源流失三者似乎讓學校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缺少“好老師”,學校對于“好學生”的吸引力驟降,家長們紛紛選擇將子女送到沿海城市中學就讀,“好學生”越來越少;而難出“好學生”,“好老師”的積極性也受極大影響,有些老師不得不選擇安于現狀。
事出必有因。經過認真反思,南平一中的管理團隊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這些年學校的教學質量走下坡路雖有經濟、社會發展等客觀原因,但主要還是學校自身的管理理念出了問題。
謀定而后動。找到原因后,學校開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打好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這四張牌,確保優秀的教師“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
圍繞提高辦學質量這一主題,學校在教師群體中大力開展責任教育活動,通過評選“最美一中人——最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先進事跡系列宣講”活動,讓教師群體慢慢找回當初從事教育事業的初心,激勵廣大教師把教育事業作為實現自我價值、成就幸福人生的境界和情懷。
監考時老師摔傷手臂骨折,為了不影響高三學生學習進度提前出院;有的老師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每天綁著寬腰帶,仍保持手撐講臺細心上課;有的老師孩子年幼卻無暇顧及,只能將孩子交給家人……在責任教育的激勵下,越來越多的南平一中教師愈加甘于奉獻、敢于擔當。
感情、事業留人之余,學校還努力搭建平臺,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環境:實施“培青工程”,加快優秀師資培養;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開展“教育教學技能崗位大練兵”活動,爭取讓近年來新引進的儲備教師,盡快成為優秀教師。
此外,為了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的熱情,學校還多方籌措資金,設立高考教學質量獎勵金,激勵教師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在校友的支持下,南平一中設立了200萬元的“鄒俐瓊獎教基金”,評選出一批名師和骨干教師,給予特殊的工作津貼。
顯然,要想真正實現待遇留人,光靠學校努力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搭把手、幫幫忙。
令人欣慰的是,為了幫助像南平一中這樣的山區學校“招得來、留得住”優秀人才,當地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條措施》,提出要綜合運用安居工程、人才資助、崗位津貼、項目和平臺支持等政策,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培養一批本土人才。
組合拳之下,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好老師留下來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好學生自然而然也就不流失了。(本報記者孟昭麗、張華迎、王成)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