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殖放流護環境 5500尾中華鱘放流長江

12月18日上午9點半,2019年長江流域武漢段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漢口江灘三期的武漢漁政碼頭舉行,5500尾中華鱘魚苗從武漢漁政碼頭游向浩淼長江。

據悉,這是長江武漢段連續第18年組織人工增殖放流。自2002年始,武漢市實行禁漁期制度,同時每年都要組織1次至3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此次集中放流共投入50萬元資金,是武漢市長江水域今年最后一次漁業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可有效補充長江干流的中華鱘漁業資源,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此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武漢市農業綜合執法督察總隊具體實施,放流的中華鱘有國內鱘魚保護重要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長江所繁育。據介紹,為保證此次活動成功達到預期效果,活動組織單位與魚種供應單位多次商討,對當前長江水文環境因素以及中華鱘幼魚的生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最終決定放流平均體長10厘米左右的魚種,以保證其進入長江后有較強生存能力。

人工增殖放流,是養護長江漁業資源,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配合禁漁期制度實施,鞏固和擴大禁漁成果,保護長江漁業資源的實際行動。通過積極開展此類活動有效增強了全社會對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意識,共同攜手為魚類生長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記者凌姝 通訊員陳雪瑩)

關鍵詞: 中華鱘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