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磋商之外 一項中國力推的重要談判迫近關鍵時刻

圖為2018年11月舉行的第二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新華社

圖為2018年11月舉行的第二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新華社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2月13日刊載題為《加速RCEP談判進程擴大自貿圈范圍》的社論稱,由日本、中國和印度等16個國家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即將迎來關鍵時刻。各國的方針是以2019年秋天達成協議為目標,圍繞取消或削減關稅、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盡快完成磋商。

社論稱,我們希望繼不包括美國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2.800,0.09,3.32%)伙伴關系協定》、日歐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日歐EPA)后,能夠出現越來越多的廣域自貿圈。成員國應當跨越立場分歧,全力以赴爭取早日達成共識。

社論認為,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東盟國家也參與了RCEP的談判。一旦協定生效,這將會誕生一個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貿易額約三成的巨大自貿圈。

社論介紹,RCEP的談判始于2013年,在2018年11月召開的首腦會議上,各方依然未能達成妥協,只能留待2019年再做決定。

社論稱,吸引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印的參與以推動貿易自由化以及完善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交易規則都具有重大意義。盡可能提高域內關稅撤銷比例的努力還在繼續,無論如何還是希望能夠實現妥協。

社論認為,RCEP的簽署不僅會對成員的經濟形成支撐,提高對人、財、物的吸引力,還將筑起防范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動的保護主義的防波堤,有望在維護世界經濟穩定方面發揮作用。

社論稱,日本在力促日歐EPA的生效上是取得了實際成果的。憑借這樣的經驗,我們也希望在RCEP的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

社論認為,特朗普政府借重新締結北美自貿協定之機,加入了自己相當在乎的一個條款。那就是,當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之時,加拿大和墨西哥有報告的義務,否則美國將以此為由退出北美自貿協定。

社論稱,美國還可能在與日本和歐盟開啟的雙邊貿易磋商中要求加入類似條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應只著眼于RCEP的簽署,而是要將眼光放長遠,小心謹慎以防日本被輕易束縛住手腳。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