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號木星探測器首批重要探測成果出爐
科技日報北京5月3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大眾科學》雜志網站30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分析“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在第一次飛掠期間收集的所有數據,近期,首批結果出爐——科學家們在《科學》和《地球物理通訊》雜志分別發表了2篇和44篇論文,報告了迄今為止人類對木星的最深入探索成果。
 

  北京時間2016年8月27日,NASA發射的“朱諾”號探測器經5年長途跋涉到達木星云層上方4200公里處,以20.8萬公里/小時的繞行速度,正式“拜謁”太陽系的“行星之王”——木星,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以極近距離觀察這顆體積為地球1300倍的行星。

  而今,科學家們終于通過“朱諾”號有效載荷的觀察結果,獲得了有關木星的南北極、引力磁場以及其是否有堅實核心的重要數據,并了解到更多關于木星大氣和內部結構的細節信息。

  研究成果顯示:木星的北極堪稱一片“混亂的風暴”,在木星的兩極存在數十個直徑數百公里的氣旋,還有綿延數千公里、無法識別的天氣系統,這與木星的赤道區域有很大區別;“朱諾”號獲取了木星表面巨大氣旋的圖片,其直徑達1400公里;而木星的氨云滲透到了距離木星云頂大約幾百公里的深處。團隊成員表示,現在看來,人們此前對木星的很多簡單解釋并非真相。

  更重要的是,團隊還獲得了木星磁場的關鍵數據——其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0倍,比科學家們預期的多兩倍。NASA天體物理學家杰克·康納尼認為,這是所有成果里最令人激動的一環,將有助于科學家重新理解木星大氣,并判斷木星是否如模型預測的那樣有實心核。不過,研究人員現在仍認為,木星很可能沒有一個明顯的、由重元素構成的核心。

  這些發現前所未有地加深了人類對木星的了解,對我們更深入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行星的形成過程也很有幫助。

   總編輯圈點

  “朱諾”是羅馬神話中天神朱庇特的妻子。朱庇特施展法力用云霧遮住自己,但朱諾輕松看透云霧,洞穿朱庇特真面目。木星英文名字為Jupiter(朱庇特),為探測器取名“朱諾”,就是要借其寓意,期盼她解開這顆云遮霧繞的氣態巨行星隱藏的秘密。雖然因變軌失敗,“朱諾”號失去了在較低軌道觀測木星的機會,但目前的探測數據,就已令人嘆為觀止——真是一位“氣性”不小、卻極具“吸引力”的行星之王!

關鍵詞: 朱諾 木星 探測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