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干部用“智慧與汗水”鑄就最可愛的人

作風正、能力強、樂于付出,在貧困戶眼里,扶貧干部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5月23日人民網)

過去我們曾經說軍人是最可愛的人,可是現在看來,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群眾們眼中最可愛的人,因為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利益,不少人也是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特別是在攻堅扶貧的道路上,讓家家戶戶都脫離了貧困的生活,走上了富裕了生活,但是這條道路是多么艱辛,也只有在扶貧工作一線的人員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得到。

在重慶奉節(jié)文昌村,扶貧駐村干部唐可人,他只是眾多的扶貧駐村干部中的一員,但卻也是不平凡的一員。他在趁著貧困戶潘長翠進屋取酒壺的空當,狠踩一腳油門,“倉皇”逃離。聽見汽車啟動的聲音,潘長翠急追出來,遺憾得直跺腳。這看似滑稽的一幕,確實在不少貧困的村上經常看見,本以為是“落荒而逃”,但其實里面大有文章。在全國扶貧一線,由于成效顯著,貧困戶時常想以飯局表示答謝,而這樣“逃跑”的場景經常發(fā)生。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這些都是身為黨員干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僅是需要一名黨員的黨性信念在那里支撐,其實還是需要他們堅強的品質在其中,因為寒冬酷暑,他們離開家人,住進山窩窩,訪百家門,問百家情;他們白天四處奔波,積極引領農民拓寬增收渠道,夜晚孤燈沉思,精準謀劃每一家貧困戶的脫貧大計。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就能夠總結的工作——攻堅扶貧,但是卻是讓不少的扶貧干部們?yōu)橹魺粢箲?zhàn),他們的辛苦付出也是得到了回報,不少的家庭脫離了貧困,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這也是一種有形的成果。

扶貧干部用智慧和汗水凝結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扶貧成績,給貧困戶帶去幫助和希望,贏得百姓發(fā)自內心的點贊與感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需要戒驕戒躁,在扶貧的這條道路上,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不要成為最難啃的“骨頭”,扶貧干部依然需要揚鞭奮蹄,用真抓實干為貧困戶帶去信心,以燃燒自己讓他們感到暖心。

關鍵詞: 汗水 干部 智慧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