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眾文化筑牢“精神糧倉”——訪湘西州第十五屆人大代表、瀘溪縣文化館館長杜遠忠

李寒露 蘇 各 向曉玲

12月12日,“沅水明珠·畫里瀘溪”2021中國·瀘溪椪柑節在瀘溪縣沅江河畔舉行。開幕式上,多個歌舞表演全力演繹瀘溪歷史文化、民俗特色,為瀘溪椪柑產業增色添彩,營造了游客嘉賓歡聚一堂、共慶椪柑上市熱銷的濃厚氛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這場歌舞表演幕后的“話事人”,瀘溪縣文化館館長杜遠忠為此忙前忙后了很長一段時間。

星光不問趕路人,杜遠忠的腳步總是匆匆忙忙。組織瀘溪椪柑節歌舞節目演出的任務剛剛完成,杜遠忠13日上午又趕到吉首市,參加湘西州群文系統的專家座談會,為率隊“出擊”第七屆湖南藝術節做最后準備。

杜遠忠曾經是瀘溪縣辰河戲劇團的一名演奏員和演員,在任戲劇團業務副團長期間,專門負責辰河高腔的推廣和研究。2009年9月,他將辰河高腔代表作《目連戲》進行改版,原來48本至少要演出96個小時的故事,被精縮至80分鐘且基本故事不變,演出獲得了湘西州第二屆新劇(節)目匯演金獎。2009年9月至今,杜遠忠擔任瀘溪縣文化館館長。

杜遠忠介紹說:“這些年來,我本著豐盈群眾文化、筑牢‘精神糧倉’的宗旨,經常上山下鄉,了解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為開展創作、履職盡責夯實了基礎。”

近年來,杜遠忠帶領瀘溪縣文化館的全體同事,秉承“公益立館、人才興館、開放辦館”的方針,面向農村、服務群眾,打造了“新春走基層”“月月樂群眾文藝演出”“天天跳”“基層流動培訓”“群眾文藝流動演出”“攝影作品流動展”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其中,“月月樂群眾文藝演出”“群眾文藝流動演出”分別榮獲第五屆、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項目類“三湘群星獎”。他們創作的民族舞蹈《情韻花燈》《唉娘的吹火筒》分別榮獲2016年、2017年“歡樂瀟湘”全省大型群眾文藝匯演一等獎。同時,他們還致力于群眾文化的輔導、創作、研究和數字化建設,組建了鄉村辰河高腔業余劇團,排演劇目《鳳飛關》獲得湘西州第二屆新劇(節)目匯演金獎。他們每年輔導培訓活動的足跡遍及鄉鎮、社區,每年輔導作品60余個,線上線下培訓群眾文藝骨干和群眾文藝愛好者1000余人。瀘溪縣文化館連續三年被授予“國家一級館”稱號。

杜遠忠始終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充分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建言獻策。他提出了關于加大重度殘疾人和困境兒童的救助,適當放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年齡和文憑條件,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在職人員可以參加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評定,取消或放寬專技人員職稱評審受職數的限制等建議,都得到有關部門的及時回復辦理。最近,杜遠忠就“加強青年文藝創作人才培養”“改善農村拋荒土地,優化農村土地資源”等方面展開深入調研走訪,擬在湘西州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相關建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