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市州行】邵陽,主攻工業智造闊步邁向第一方陣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劍平 肖洋桂

邵陽市曾是全省經濟大市和工業重鎮,工業制造曾創造多個全省“第一”。

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立足新發展格局,邵陽市堅定不移興產業、強實體、抓改革、擴開放,主動融入滬昆高鐵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努力重振邵陽工業雄風,重返全省第一方陣。

發展實體經濟,努力重返全省經濟第一方陣

省黨代會明確,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梯度培育優質企業,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邵陽市迅速行動,省黨代會閉幕后第三天,即在全省率先發起設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目前,邵陽市有7家國家級、69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已實現邵陽企業上市“零突破”,并有省級上市后備企業25家、四板掛牌企業4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

該金融服務中心為邵陽市與財信金控共建。財信證券分別與寶東科技、彩虹玻璃簽署意向財務顧問協議;財信產業基金分別與凱通電子、酷客智能簽署投資協議。

“省黨代會閉幕不久,會議精神就開始落到實處,讓我們企業家深受鼓舞,更有發展信心。”酷客智能CEO陳才說,此次獲得3000萬元投資,緩解企業融資難,將大幅度提高企業產能,預計2022年,企業可實現6億元銷售額。湖南凱通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共海表示,企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后,今年可實現產值1.5億,同比增長276%。

“認真貫徹省黨代會精神,主攻實體經濟,辦好發展經濟這個最大實事。”邵陽市委書記嚴華介紹,邵陽將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新興優勢產業,推動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進滬昆百里工業走廊提質增效,加快建成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和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以一域之能服務全省之為,以一域之光為全省添彩。

邵陽一直注重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發展。過去5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和規模工業增加值以年均7%的增速增長。2020年,全市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493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601億元;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18家,新增數量連續5年排名全省前列。

隨著工業經濟比重加大,2020年,邵陽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250億元,時隔14年重返全省經濟第二方陣首位,正朝第一方陣闊步前行。

創建“五好”園區,按下產業項目建設“快進鍵”

連日來,記者沿著邵陽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采訪,深入邵陽經開區等園區,各產業項目建設緊鑼密鼓。

邵陽經開區世紀大道旁,三一智能生態汽車城項目2000畝工地現場,200余名工人緊張施工,100余臺機械作業,一棟2.5萬平方米鋼架廠棚主體拔地而起。

該項目總投資46億元,全部投產后,將是國內最大、最先進的專用車生產基地,可年產8萬臺新型混凝土攪拌車、自卸車等專用車,年產值可達300億元。

不遠處,比沃電子產業園項目完成征地拆遷,進入施工階段,山頭被削平;毗鄰的富蘭地工具產業園,新修的廠房、宿舍樓、辦公樓已建成,正在進行衛生清理;首期占地472畝、投資50億元的東盟科技產業園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

園區是發展經濟的主戰場。近年來,邵陽市搶抓省里支持邵陽建設湘商產業園和成功納入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機遇,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建成以邵陽經開區為核、以各縣(市、區)工業園區為點、滬昆高速為帶的百里工業走廊。今年,邵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升為國家級經開區。

新征程當有新作為。邵陽市按照省黨代會要求,掀起創建“五好”園區熱潮。市政法機關及公檢法紛紛出臺過硬舉措,共同為園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邵陽經開區制定創建“五好”園區方案,啟動5大專項行動。

“遇到困難,園區第一時間幫忙解決。按照當前施工進度,項目有望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國際數控機械智能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周玉科介紹,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0億元。

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邵陽市圍繞先進裝備制造、顯示功能材料等七大產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產業鏈現代化,到2020年,七大產業鏈擁有規模工業企業1170家。一批打破國外壟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勢崛起,“邵陽制造”加快向“邵陽智造”“邵陽創造”轉變。

走進園區企業,生產一片繁忙。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炙手可熱,出口印度等國,訂單排到2022年二季度。今年前三季度,邵陽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排全省第四位;新增規模工業企業79家,排全省第一。

在12月25日開幕的邵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力爭七大新興優勢產業鏈新增工業入規企業過150家,著力打造一批千億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高質量發展,人才是關鍵。近日,邵陽市為439名高層次人才頒發“寶慶人才卡”,持卡人在邵陽可享受優先落戶、子女入學、醫療優待、配偶就業等7項優待服務。今年,該市共引進、招錄各類人才3650人。

邵陽市聚力打造改革開放高地,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財稅及投融資、“放管服”等改革。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年行動,持續加大營商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增加投資吸引力。

新的號角已吹響,邵陽市正按照省黨代會的部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