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益陽為開發區“松綁減負” 全市19個開發區優化調整至12個,精簡內設機構16個,精簡領導職數17名

湖南日報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龔柏威 通訊員 龍江 郭海鷹)“園區優化調整后,服務經濟定位更準,機制更順,今年新引進規模以上企業19家,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5.5%。”12月23日,沅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選才告訴記者。

在沅江,除高新區外,之前還有船舶產業園區,兩個園區產業空間和生活空間相互重疊,差異化不明顯。今年,兩個園區管委會整合,船舶產業園并入沅江高新區管委會,管委會實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設置了1辦6局,綜合部門精簡的同時,業務部門得到加強。今年,沅江船舶產業產值占全省船舶產業總產值的70%以上。

開發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益陽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實際成效,按同一縣域范圍內只設置一個同類型開發區的原則,將全市19個開發區優化調整至12家。同時,市委編委圍繞開發區管理機構設置不規范、職能重點不突出、與行政區關系不順暢等問題,結合實際,規范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精簡內設機構、規范領導職數等。全市共精簡內設機構16個,精簡領導職數17名,切實做到為開發區“松綁減負”,讓開發區“輕裝上陣”,助推了各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