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精靈 重返藍天——湖南志愿者救助、放飛小天鵝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亞平 周磊

12月19日9時18分,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東古湖濕地保護區,村民救護的受傷小天鵝“羋月”被裝上鳥類跟蹤器,成功放飛。看著小天鵝踱步至水中,悠閑地游向遠方,現場游客和攝影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旁的保護區志愿者龍勇脫下防護服,松了一口氣。

11月23日,屈原管理區鳳凰鄉青港村一位村民在水田中發現一只小天鵝,雙翅各有一處傷口,奄奄一息。“東古湖濕地近兩年都有上千只小天鵝棲息越冬,我覺得應該讓它跟其他天鵝待到一起。”村民將小天鵝送至龍勇處。

“我從出生起就守在東古湖,將近50年了。算不上專家,但對天鵝的輕傷可以處理。”緊急情況下,龍勇和母親易池秀用碘酒、云南白藥等為小天鵝處理傷口。

“送來時,它站不起來。好像喉嚨也受傷,無法吞食。”易池秀告訴記者。起初只能給小天鵝喂流質食物,龍勇耐心喂食牛奶,慢慢換成稀飯。10余天后,小天鵝可以站立、正常進食了。擔心它不熟悉環境產生恐慌,易池秀特意放了一只鵝與它作伴。當地村民紛紛前來探望,提供玉米粒等食物。

12月19日,屈原管理區召開鳥類保護專家研討會,來自湘鄂贛三省的野保專家齊聚東古湖畔。經江西鳥類專家王欖華察看,天鵝傷勢已無大礙,符合放飛條件。屈原管理區黨委書記向科軍參加放飛。

作為古羅子國的都城,屈原管理區被譽為“羋月故里”。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為這只小天鵝取名“羋月”,昵稱“月月”。

當天,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鳥類跟蹤器發明人周立波送來鳥類跟蹤器,以便隨時觀測“羋月”的生活情況。“剛來時只有3500克,放飛時已長到4550克。”龍勇非常開心。帶著屈原人民的愛心,“月月”游向它的樂園。

近年來,屈原管理區突出抓好生態修復、候鳥保護。連續兩年,數以千計的天鵝、灰鶴等候鳥來此地越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