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兩彈一艇的國家記憶 郴州711礦列入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

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 承載兩彈一艇的國家記憶

郴州711礦列入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

湖南日報12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譚曉云)國家工信部近日下發通告,確定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郴州711礦(中核711鈾礦)名列其中。這也是今年我省唯一獲評該“國字號”的單位。

位于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的711礦,此次獲評工業遺產的核心物項包括1號主井,202鐵路專線礦倉,辦公樓,1、2號專家樓,礦招待所,礦人防工程,輻射儀FD-122G4等。

中核711鈾礦始建于1958年,1994年停止開采,2003年政策性調整關閉。中核711鈾礦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鈾礦山,承載了兩彈一艇的國家記憶,為第一顆原子彈制造提供了鈾原料,為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我國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見證了國家和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作為稀有的紅色工業遺產,中核711鈾礦201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被列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屬單位郴州市華湘社區管理委員會在蘇仙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遺產項目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積極探索新模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努力講好軍工故事,為民族復興偉業激發奮進力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