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紀利劍護發展——常德市紀委監委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工作紀實

津市鑫嘉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增生產線即將投產。 魯融冰 攝

澧縣三科農商城銷售中心,商戶們積極簽約入駐。 魯融冰 攝

桃源縣紀檢監察干部正在高新區政務大廳開展“體驗式”監督。 張亞玲 攝

魯融冰 張亞玲

連日來,在澧縣三科農商城銷售中心,商戶們陸續簽約入駐,滿堂紅火。三科農商城是常德、澧縣兩級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30億元,從簽約、報批到開工建設,用時不到100天。一期工程已進入竣工驗收階段,將于2022年1月投入運營。項目負責人李名康感慨地說:“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辦事不求人的一流服務,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常德速度與溫度。”

今年來,常德市紀委監委自覺圍繞“國之大者”履職盡責,把精準監督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作為重點任務,跟進監督、做實監督,以實實在在的監督成效,促進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寬嚴相濟,讓干部擔當作為

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同大自然的陽光、水和空氣,缺一不可。親清的政商關系,則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關鍵硬件。

為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今年7月,常德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關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職能職責護航營商環境的意見》,開列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劃清底線、紅線,以此督促和鼓勵黨員干部主動服務,擔當作為。

“正面清單”通過“10個可以”,對政商交往中參加或組織有關活動、用餐、交通、住宿以及招商引資中相關行為作出規范,鼓勵公職人員積極履職,與企業家合理合規交朋友。

“負面清單”列出政商交往中的12種禁止性行為,包括利用職務職權謀取個人私利、違規兼職取酬、違規收受財物、違規接受宴請、違規插手干預市場經濟活動、濫用監管職權等。

同時,針對干部因顧慮多、包袱重,在工作中“伸不開手”、“邁不開腿”的情況,常德在全省創新性建立容錯免責制度,就是在精準把握政策界限的基礎上,實行容錯免責事前備案制度,規范容錯免責調查認定,加強容錯免責結果運用,旗幟鮮明地保護好勇于創新、擔當盡責的干部,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撐腰鼓勁。

石門高新區一些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于在石門無戶無房,導致子女就近入學成為難題。“得知這一問題后,我們起初也有很多顧慮。”石門縣教育局副局長周常元坦言,今年是全省紀委監委開展“四位”專項整治年,其中“學位”整治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8月13日,石門縣紀委監委出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容錯免責清單。鑒于此,縣教育局為此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政策,在2021年秋季入學前,妥善解決了13名企業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問題。

據統計,自容錯免責制度建立以來,常德市共提出容錯免責事前備案申請53人次,紀檢監察機關經研判后同意備案46人次。

回應需求,為企業紓困解難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基于這樣的認識,常德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聚焦企業需求,不僅當好“監督員”,還當好“服務員”,督促各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跟進解決問題,推動健全體制機制,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持續為企業、群眾紓難解困。

津市鑫嘉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三氧化二鐵,產品廣泛用于涂料、玻璃、化妝品等行業。企業原設計用電負荷為1280千伏安,后考慮長足發展,需將電力負荷提高至2800千伏安。

津市市紀委監委干部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后,積極協調電力部門特事特辦,開辟“綠色通道”,不到一個月便解決了企業用電問題。目前,新增生產線待調試完成后即可投產。“他們全心全意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公司董事長周波對此贊不絕口。

桃源縣紀檢監察機關創新開展“體驗式”監督,深入推進“嵌入式”、“暗訪式”、“走訪式”、“特邀式”、“觀察式”體驗,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成立一支傳遞民心民意的監督隊伍,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一線走流程”,“將心比心”體驗辦事程序,深入群眾和企業了解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

在得知企業員工搭乘公交車不便的問題后,縣紀委監委會同高新區黨工委及相關職能部門,為園區量身定制了“微循環”公交6號線。為便于企業員工上下班,公交車還將早上發車時間提前至6:00,晚上收班時間推遲到18:40,并在上下班高峰時段增加一倍的發車頻次。

“以前上班只能坐1號線,下車后還要步行10多分鐘,現在公交車直達公司大門口,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湖南迪文科技有限公司員工雷晗開心地說。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落戶常德。今年1-10月,全市新簽約產業項目234個,協議投資額1020.8億元。

聚焦問題,向違法違紀說“不”

桃源縣某鋁業生產企業負責人在參加該縣“書記餐敘”活動時,訴說了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

縣紀委監委迅速了解核實,得知相關職能部門的具體經辦人劉某、王某和向某,對企業申請的地塊調規問題互相推諉,導致工作進展緩慢,給企業融資和正常經營帶來了不良影響。

最終,劉某等3人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該企業項目用地調規問題也及時得到解決。

這是常德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常德市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問題,強化監督執紀,以“零容忍”態勢向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亮劍”。開展“點對點”精準監督,在全市精選規模企業30家,設立市紀委市監委營商環境監測點,靶向收集和協調解決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痛點,及時發現部門在服務監管企業過程中的不作為、慢作為和吃拿卡要等作風問題,打通反饋問題直通、上下聯動整治的“綠色快車道”。

按照“自上而下、廣泛走訪、聚焦問題、倒查責任”的思路,對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財政、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開展專項巡察,目前共發現問題53個,移交立行立改問題17個,推動解決問題21個。

同時,根據省紀委監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決策部署不落實、行政審批不規范、政務服務不優質、執法監管不公正、法治保障不到位、干部履職不廉潔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全市今年共核查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79件,立案查處46件,處理8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人,通報曝光13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定位,加強監督執紀問責,為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常德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