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暢其流發展提速——長沙譜寫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長沙傳化公路港內貨進貨出,車來車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田超 攝

湖南康程物流公司,一輛輛新能源貨車準備載貨發車。 田超 攝

陳新 陳薇 成佳用

在長沙傳化公路港,一車車家用電器、工業原材料,通過三級貨運配送節點網絡運往各城區;在大街小巷,米面糧油、生活用品進社區、商超,滿足千萬市民的生活需求;在田間地頭,鮮美可口的蔬菜、水果裝上了貨車,通往各地……

在長沙400多平方公里城區的土地上,4200多輛印有“長沙市綠色貨運配送”的純電動貨運配送車輛在小區、園區、商場、鄉村川流不息、暢通無阻,成為了一道亮麗的綠色風景線。

城市貨運配送是城市運轉的動脈,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窗口。作為國家首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長沙建設配送樞紐,創新運輸模式,打造信息平臺,整合配送資源,優化通行管控,推廣電動車輛,基本建成了集約高效、服務規范、低碳環保的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進一步助推長沙高質量發展。

網絡先行 物流通達經濟活

萬千貨物抵達長沙,靠什么送到客戶手中?

在位于開福區的長沙傳化公路港湖南康程物流公司,叉車在倉庫間往來穿梭,一輛輛新能源貨車整齊排列,準備載貨發車。

近年來,長沙布局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形成了以傳化公路港、湖南物流總部、豐泰產業園等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為一級節點,恒邦、云冷、弘廣、順豐、德邦、紅星等企業公共配送中心為二級節點,城市配送企業末端配送網點為三級節點的較為完善的貨運配送網絡。

縱觀三級城市配送網絡,一級節點具備倉儲、分撥、配載、配送、信息服務、中轉換裝等功能;公共配送中心作為連接一級節點與末端共同配送站的城市貨運配送二級節點,具備統一存儲、集中分揀、共同配送的集約組織等功能。而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菜鳥驛站、豐巢等正是末端共同配送站包括貨物裝卸點、貨物集散點,滿足社區、高校、商務區等末端商品配送需求。

自從建成了三級城市配送網絡,長沙各地貨運樞紐也因綠色貨運串聯到一起,集聚起人流、物流、資金流,進一步激活樞紐經濟,成為推動長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要的基礎支撐。

寧鄉的花豬肉、大圍山的水果、金井的茶葉……長沙市積極健全延長城市配送鏈條,完善農村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推動貨運物流配送與郵政快遞在農村地區創新發展,全力打通農村貨運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一批批“土特產”搭上綠色貨運的快車道通江達海,變身“金餑餑”,為鄉村振興和城鎮綠色配送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板經驗。

目前,長沙擁有29個主要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公共配送中心,1個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3個國家優秀物流園區,共設有4615個快遞配送網點,大中小型商超、物流公司末端配送站點2萬余個。

政策扶持 車暢人歡企業興

在長沙,每天有4200多輛新能源貨車穿梭于城鄉街道,比創建示范初期增長439%。

綠色貨車何以不斷壯大?貨運物流企業最有發言權。

“傳統燃油貨車一公里燃油費約1元錢,而新能源貨運只需花約4毛錢。”康程物流總經理張利琴算了一筆賬。該公司從2018年的19輛新能源貨運配送車增長到現在的273輛。無獨有偶,湖南恒邦物流有限公司不僅購買了65輛新能源貨運配送車,隨著業務增長,該公司還租賃了數十輛新能源貨運配送車。

一個行業的快速增長,往往受益于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調整。

長沙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首先為綠色配送貨車開辟“專道和專區”,除萬家麗高架等4處路段24小時禁行外,新能源物流車可在城區全時段通行。同時,在中心城區商業區、居民小區、部分工廠路段、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區域設立150余個貨運配送車輛臨時停車位,滿足城市配送車輛停車需求,解決了城市配送車輛在城區臨時停車難的問題。

此外,對純電動貨運配送車輛在政府財政全額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含臨時占道停車場、點)停車,首2小時免費停車,2小時后減半收費,大大減少了城配貨運車輛停車費用。

在資金方面,長沙市在“專款”上下功夫,出臺《長沙市支持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和《支持網絡貨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實施辦法》等貨運配送專項資金政策,重點支持綠色貨運配送企業發展,對新能源貨運配送車輛營運、配送中心建設、先進組織模式推廣應用、市場主體培育等方面予以資金扶持。今年,長沙將給十幾家示范企業及其新能源車輛配送運營送出1000多萬元的“紅包”。

湖南恒邦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裴雄偉介紹,長沙市出臺一系列舉措培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企業,破解了配送車輛“進城難、停靠難、裝卸難”的“三難”問題,讓配送車輛既跑出了效益,又跑得持久。

一套有力度、有溫度的政策“組合拳”,推動城市貨運配送綠色化、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中心城區商貿流通企業采用共同(集中、夜間)配送的比例達67.7%。根據長沙市交通運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較示范創建初期,三年多以來,長沙中心城區純電動貨運配送車輛增長4.39倍,城市配送車輛噸公里運輸成本降低18.73%、單車行駛里程提高30.20%、百噸公里周轉量燃料消耗降低24.59%。

智慧賦能 貨暢其流效率高

一邊是貨主找車,另一邊又有車主等貨。如何續上物流斷點,對接上下游?

長沙市交通運輸局親自當“紅娘”,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通過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監測服務平臺,讓交通相關部門和試點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實現數字化運營、科學化調度、信息化管理、網絡化經營、便利化服務,暢通信息流來提升物流效率,使人享其行、貨暢其流。

在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大型電子顯示屏的長沙市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運行監測服務平臺,車、人、企、路、配套等維度的靜態數據正滾動統計及實時定位,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節能減排情況及相關統計分析數據一目了然。

該平臺已實現與部級平臺完成對接并按照要求填報和實時傳輸數據,實現綜合管理、信息服務、運行監測、統計分析和考核評價等五大功能,不僅可以實現對長沙市綠色貨運配送動態監測,也為綠色貨運配送企業做好貼心服務提供重要支撐。

“過去,‘一輛車、一個家’的貨運個體戶模式多小散亂、效率低下,不僅標準化缺失,而且安全風險大,智能貨運平臺恰好解決了這些痛點。”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歐璟介紹,“現在,有車的、有貨的、有司機的、有停車位的、有充電樁的,都集中到一個平臺注冊,平臺充分利用智能大數據在網上精準配置監測電子運單,不僅各方資質有保障,而且對交易、運輸軌跡實現全程動態監控。”

目前,該平臺已注冊城市配送企業38家、車輛2816輛、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和公共配送中心近20個、末端公共配送站196個、臨時停車位156個、用于貨運配送車輛充電的充電樁2453根,根據測算,長沙4200多臺電動城配車輛,一年可以節油300萬升,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噸。

“長沙‘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的建設,構建了一個‘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在‘強省會戰略’中,長沙交通人的腳步從未停歇。”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胡岳龍表示,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高揚綠色之帆、織密配送之網,為長沙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注入新活力,奮力繪就出交通強國建設的綠色畫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