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新建公共停車設施車位1.41萬個 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今年以來,邢臺市城管局按照“三基”建設年活動要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自我加壓,調高標尺,狠抓全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管理、服務,打好“增、減、治”組合拳,全力提升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水。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公共停車設施車位1.41萬個,完成省定任務的117%,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增”,內(nèi)挖潛力,最大限度增加停車泊位。一是增設施,深挖內(nèi)在潛力。按照省住建廳要求,重點對道路紅線以外的拆后空地、商業(yè)體及游園廣場周邊空地等全面摸排,依托國有企業(yè)、社會資本,分類施策。同時,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沿街開發(fā)企業(yè)投資、建設并開放自有停車泊位或停車場,最大限度緩解停車難題。二是增泊位,道路兩側應劃盡劃。與交警部門聯(lián)合,對具備車位設置條件的城市道路全面摸排,最大限度增加紅線以內(nèi)路內(nèi)停車位。今年以來,市區(qū)共復劃施劃路內(nèi)停車位2.48萬個,道路兩側停車位達到3.3萬個。三是增周轉,推行停車收費。在主城區(qū)重點地段、火車站廣場逐步推廣停車收費,減少長期占用停車位現(xiàn)象,提高了公共停車資源利用率。

“減”,節(jié)約土地,向立體空間要效益。一是減空間,建設立體式停車場。土地問題是制約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的最主要因素。均下來,一個地面車位占地25—30方米,而立體車位僅需0.9—7.5方米。今年以來,邢臺市積極推進立體式停車設施建設,目前已在信都區(qū)、任澤區(qū)、巨鹿縣、內(nèi)丘縣等4個區(qū)縣建設6個立體式停車場,同等占地面積條件下增加車位612個。二是減停放,倡導地下停車。充分挖掘地下空間,利用好地下停車設施。邢臺市在開元路建設了地下兩層的開元停車場,總建筑面積2.43萬方米,可增加車位390余個,地上游園,地下停車,既緩解了停車壓力,又保障了游園建設。三是減時間,實施智能化管理。通過地磁感應、提前掃碼、ETC感應支付等方式,市區(qū)32個智能停車場實現(xiàn)了準確計費、預先支付、即時通行;市區(qū)29個重點路段5702個收費車位中,已完成3282個停車位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停車率達到57.6%,車輛停放便利、便捷、高效。

“治”,嚴格管理,有效規(guī)范停車秩序。一是治違停,嚴管重罰違章停車。加大執(zhí)法力度,增加執(zhí)法頻次,對便道以上違停開展常態(tài)化高壓處罰。今年以來,累計貼單7萬余輛,停車秩序明顯改善。二是治私占,定期開展專項清理行動。與交警部門開展聯(lián)合執(zhí)法,定期開展私占車位、私裝地鎖、“僵尸車”清理整治等工作,解決“有車無處停、有位不能停”的問題。三是督落實,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建立了“五要件”臺賬,通過月核查、季通報、不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等,安排專人到各縣(市、區(qū))逐點位核實,督促工作進度。今年以來,共開展2次全面督導、3次回頭看檢查,印發(fā)1份督辦函、5份問責建議函,有力推動了工作落實。( 劉俐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