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湖街道探索智能監管手段 實行垃圾分類每天拍照打卡

垃圾收集點不能成為新的污染源,內外環境衛生必須日日保障到位。如何有效監督?秦淮區月牙湖街道在日常巡檢之外探索智能監管的手段,實行垃圾分類每天“拍照打卡”,街道在后臺考核小區分類情況,根據考核結果給分類指導員發放高中低三個檔次的補貼,倒逼物業做好分類。

秦淮區長發公寓只有兩棟高層建筑,作為示范小區,居民分類正確率超過了90%。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小區的一角建了一個規模較大的收集亭,收集亭外干干凈凈,亭內的垃圾桶滿了也隨之貼上“已滿”的文字提示。而現場這一切,街道城管在線就可以隨時看到。原來,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每天都要用“巡檢衛士”手機APP進行拍照打卡并實時上傳。

月牙湖街道城管科干事李海介紹,目前,街道68個小區共建成134個收集點,為了更好監督小區做好垃圾分類,街道在小區推行了“巡檢管理”。物業人員每天7點—9點、18點—21點,均每兩小時對收集點的內部和外部情況進行拍照打卡。“街道在后臺導出數據,針對照片進行考核評分,月底在全街道范圍內進行考核排名。根據考核情況,給物業公司評定A、B、C三類,A類可以獲得1500元/月的補貼,B類獲得1000元/月補貼,C類只能獲得500元/月,這些補貼直接發放給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李海坦言,實行一個月以來,對小區物業起到了一定的約束力。因為每天都要“拍照打卡”,不少物業提高了服務標準,垃圾清運更及時,桶內也更干凈了。

李海表示,拍攝的照片有GPS位置信息、時間信息,解決了物業公司、環衛公司、網格員等各個主體互相推卸責任的問題,同時他們聘請了社會監督員進行巡檢,來輔助街道考核。

據悉,一年來,秦淮區累計完成889個小區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配備,共建設一類收集點334個、二類收集點1101個,實現了分類設施建設全覆蓋。目前全區廚余垃圾每天收集量達85噸左右。( 顧小萍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