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區制定出臺建設管理標準 解決電動車上樓入戶等頑疾

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棚怎么建?由誰管?長沙市雨花區制定出臺建設、管理標準,通過堵疏堵結合的方式,有效解決電動車上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頑疾。今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到實地走訪。

走訪:小區裝上車棚,電動車充電更省心

電動車不能入樓,小區居民如何解決電動車停放和充電問題?長沙雨花區井湘社區德潤小區,新建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為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11月2日,記者在小區看到,車棚里面安裝有智能充電設備,共有70個車位,還配備了監控攝像頭、滅火器等設施。美觀實用的車棚,不用社區多宣傳,居民們主動把車子停了過來。小區居民孫師傅推著電動車停進車位,插電、掃碼、充電一氣呵成。“1元錢充4個小時,掃碼付費就不用管了,充電樁充滿自動斷電,還有充電保護功能,省事又安全。”

井湘社區書記許各利介紹,今年8月起,社區著手建車棚,得知雨花區住建局出臺了建設標準,德潤小區便成了第一個試點小區,“標準化車棚有效緩解了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和停車問題,其他小區也正在建設中。”

規范:充電棚怎么建,長沙雨花區出臺標準

今年9月,長沙雨花區住建局在摸底調研中發現,轄區700多個住宅小區,有12萬輛電動自行車。大部分住宅小區建設時沒有規劃電動自行車棚及充電樁,這也是居民們將電動車推至樓道及“飛線”充電的主要原因。不少居民反應小區內電動車存儲不便,放在樓下風吹日曬沒有遮擋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全得不到保障,只能冒著風險推入樓道。

“如果停放方便,能在車棚充電,誰愿意把電動車推上樓?”雨花區住建局結合建筑消防等技術規范,制定出臺了《既有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和集中充電棚建設管理和技術要求(試行)》。

標準除明確了既有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和集中充電建設管理流程、工作機制、部門職責外,還對充電棚建設技術參數作了規定。嚴禁設置在建筑公共走道、樓梯間及前室、疏散通道、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安全出口、門廳、地下室、架空層等公共區域(其中地下室或架空層已辦理審批手續除外);嚴禁設置在易燃易爆、配電房、地勢低洼、高溫等危險地方。

此外,充電棚集中充電點服務半徑不宜大于200米;充電棚與其它民用建(構)筑物防火間距最小距離不少于6米;充電棚凈高不小于2米;充電棚內停放宜按50輛為一組,組與組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6米;電動自行車充電裝置間距不應小于0.8米;充電棚四周應盡量保持敞開并具備擋避風雨功能,棚頂的支撐應獨立建造,宜采用輕鋼結構,棚頂應采用不燃材料。(楊潔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