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對64個老舊小區進行整治 整治面積約134萬平方米

近日,金域華府居民房雷雷趕到梅山文化公園里的“組團”服務現場填了求職表。35歲的小房說:“我只有大專文憑,工作不好找,家門口的梅山生活服務公司能伸出橄欖枝,太開心了。”當天的“兩在兩同”心連心、“組團服務”零距離活動中,區街40家企業提供了232個就業崗位,招聘人數800多人,近百人現場達成初步意向。

雨花臺區的區街機關當天走進梅山街道,區、街、社區的百名黨員和志愿者,在梅山文化公園內設置了健康義診、民生保障、法律咨詢、便民惠民、文化活動展示、新消費活動、求職招聘7個組團志愿服務區。區住建局、區商務局、區婦聯的負責人還現場向群眾匯報了民生實事工作的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我們已累計對全區64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整治,整治面積約134萬平方米,‘改’出了2萬戶居民的新生活。”雨花臺區住建局局長、黨委書記施曉明說,2018年底,梅鋼把80多萬平方米“三供一業”房屋移交地方后,雨花臺區用兩年的時間,實現了梅山老舊小區的全面整治完工。全區被評為省級適老化示范住區的6個小區中,就有梅山的梅怡小區,而梅山上怡新村等小區還被評為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

近兩年來,雨花臺區級機關工委以“英雄支部”創建為抓手,連續在西善橋街道、賽虹橋街道、板橋街道開展“組團”服務群眾活動,面對面、點對點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區級機關各部門更是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機關干部“走出去”、將優質服務“送下來”。

梅山街道特色基層治理品牌“紅梅管家團”是一支年齡懸殊、身份不同、經歷各異的志愿者隊伍,他們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穿行在梅山的大街小巷和社區網格,始終站在助老助困、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設等民生一線。當天,有10名黨員和居民志愿者獲評梅山街道“十佳紅梅管家”。

“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作為一個基層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68歲的鄭云娟是梅山梅欣社區的“紅梅管家”,她不僅帶頭打造了“社區每月一星”公益項目,還常年堅持為居民送報進家。她說:“被評為十佳,只會更加激勵我扎根在群眾身邊。”

“區級機關‘英雄支部’與梅山街道‘紅梅管家’聯合行動,目的就是扎實為民辦實事。”梅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志新介紹,近年來,梅山完成了全域排水達標工程和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工程,還利用邊角地升級改造成“金角銀邊”,完成了全域背街小巷改造,打造了梅山文化公園、怡靜園、梅清園等多個口袋公園,轄區面貌煥然一新,“幸福三圈”更加便利。(于潔塵)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