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資興市投入4000多萬元 新增車位9000多個

10月27日,筆者在資興市唐洞街道教師新村看到,小區干凈、整潔,一輛輛小車有序地停放在新施劃的停車位上。

“以前小區里橫七豎八停滿了車,經常發生剮蹭事件。有時候回家晚了,兜一圈也找不到停車位,只能把車停在小區外。”一提起停車問題,住在教師新村20多年的居民魏功梅深有感觸。小區因年代久遠,道路狹窄且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影響居民日常通行。今年小區改造升級后,不僅拓寬了道路,還新建了500米綠蔭停車場。“現在回家晚了也不怕找不到停車位了!”魏功梅笑著說。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道路交通設施供應日漸不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停車難引發亂停車,停車亂導致難停車”,“停車難”成了亟需破解的“急難愁盼”。

今年,資興市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四位”(學位、床位、車位、廁位)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有機結合,把解決“停車難”作為該市重點項目,由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相關部門聯動發力,在持續強化停車秩序整治的基礎上,通過增設停車位,不斷緩解公共場所停車壓力。

該市住建部門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投入340多萬元,在滿足消防安全、居民日常休閑以及不破壞小區綠化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空間,改造停車位1300余個。交警部門按照“應劃盡劃”原則,設置路內專用停車位5172個,城區臨時停車位1327個,城區公共停車位459個;對人流密集且不適合劃車位的路段,實行分時段停車。城管、市政服務中心等部門采用最先進的透水混凝土結構對能增設車位的人行道進行改造,增設車位近700個。彩色人行道、綠色停車位已成為街頭一道高麗的風景。

在解決市民停車難題的同時,資興市還著力完善東江湖景區旅游交通基礎設施。“以前道路兩旁沒有劃停車位,大家沒地方停車,直接把車停在人行道上,把道板壓壞不少,損壞市政設施,更影響資興的旅游形象。”景區門樓附近商鋪的經營者李偉說,每到旅游旺季,通往景區的道路常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游客、市民出行苦不堪言。

為了給游客提供順暢、安全、有序的旅游體驗,今年資興市投入277萬元,啟動東江大道人行道提質改造工程。項目施工面積1萬多平方米,新增車位200多個。今年國慶節期間,資興市又開放10個社會停車場,增加停車位2200個,極大緩解了景區“停車難”。

截至目前,資興市已投入4000多萬元,新增車位9000多個。項目建設過程中,該市紀委監委全程參與,扎實開展“四位”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嚴把項目質量關,確保民生工程項目辦好辦實,真正惠民利民。( 廖智慧 蔡華)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