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 河北開展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0月2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人社系統前三季度重點民生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適應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形勢要求,河北省人社系統正在開展全省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平臺建設工作堅持開放性、便利性、公共性、智能性、安全性的原則,以“一卡通”為立足點,以“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大治理、大協作”為著力點,開展人社全領域、全業務、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系統支撐、經辦服務、共享協同、安全保障、大數據支撐、線上服務、決策指揮、監管風控、智能辦公等九大平臺,構建“全數據共享、全服務上網、全業務用卡”工作格局,以信息化賦能人社管理,進一步提升人社公共服務效能。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力爭年底前初步實現業務經辦標準化、公共服務智能化、決策管理數字化、安全監督全域化。

實現“一網辦”。整合升級現有省市分布的人社線上服務系統,全面接入全省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更多事項通過一體化平臺統一入口辦理。將河北人社門戶網站打造成全省人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通過河北人社APP、微信小程序、手機端即可辦理人社服務事項。同時,統一服務標準,完善協同共享機制,推動更多事項“跨省通辦”。

實現“一門辦”。整合線下服務窗口,大力推行綜合柜員制經辦服務模式,實施“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實現企業和群眾進一門能辦人社所有事。

實現“打包辦”。重點圍繞企業招用員工、高校畢業生就業、退休、申領社會保障卡等10個企業群眾眼里的“一件事”,整合材料,優化流程,推進每個“一件事”所涉相關服務事項打包辦理。企業群眾申請辦理每個“一件事”時,只需通過“一個窗口”或“一個平臺”,提交“一套材料”,集合成一次辦理,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

實現“精準辦”。優化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服務,服務場所設置綠色通道,特殊情況下提供上門服務。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大力實施“免申即辦”,實現“政策找企、政策找人”。持續優化“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功能,方便群眾“查得到”“找得著”“好辦事”。

實現“就近辦”。依托全省人社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人社政務服務“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持續推進人社基層平臺建設,將人社服務延伸到鄉村兩級;有條件地區,將人社基層平臺融入鄉級綜合政務中心和村級便民服務站。全面推行“人社+銀行”合作模式,通過社銀一體化銀行網點,實現個人事項和部分單位事項的“就近辦”和“自助辦”。( 張曉明 張謝雅)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