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區全面推進全民閱讀工作 著力打造“10分鐘閱讀圈”

10月20日上午8點半,吃完早飯收拾完家務的劉明全,邁著輕盈的腳步踏入距離小區步行僅5分鐘的社區圖書館。自從8年前退休至今,吃過早飯到圖書館讀書看報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活到老學到老,“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對劉明全來說,這就是幸福的人生。

劉明全家住建鄴區國泰民安小區。2017年4月,社區24小時圖書館對外開放。與四周熱鬧喧囂的市井生活相比,這間社區圖書館顯得很“低調”。200多平方米的面積,環境雅致安靜、燈光明亮舒適,各類圖書通借通還,還配備了自動借還機和自沉降式還書箱,附上詳細的操作說明。不論何時,居民們只要刷下借書卡,圖書館的門會自動打開,足不出院就可享受24小時閱讀服務。建筑風格上借鑒了徽派建筑馬頭墻、小青瓦等特色,有著曲徑通幽之美,室內則全部安裝了中央空調。

“別看我們這圖書館小,書籍可不少,四五千冊呢。子女平時不住在一起,小孫子放學才需要接,散步過來看看書可方便了!想看什么書就借什么書。”劉明全說,早些年想看書要去街邊的書店借,為了省下每天幾毛錢的租金,他要求自己在規定時間內看完借來的書。如今,“花上兩輩子的時間也看不完”。

這幾年,時不時來社區圖書館逛逛已經成了劉明全老兩口的一大愛好。除了借閱書籍,老人們還愛在院子里坐坐,跟鄰居們嘮嘮家常。“以前大家消磨時光,不是去打牌就是在找牌搭子,現在街坊鄰里幾乎都辦了借書證,年輕人也喜歡上這兒來,小孩子在圖書館里安安靜靜寫作業,大家的文化素養都跟著提升咧!”他笑著說。

附近居民謝傳祺有時候晚上遛完狗,也愛來圖書館里坐上一會兒。“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這翻翻書,很安靜,感覺很好。”他說,過去想要借書,去最近的金陵圖書館,得乘坐半小時公交車;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借,而且不受時間限制,自己讀書的積極性更高了。

全民閱讀要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建立圖書館分館便是一項實實在在的舉措。近年來,建鄴區全面推進全民閱讀工作,不斷完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著力打造“10分鐘閱讀圈”,建立了78家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分館、閱讀空間,覆蓋街道、社區、園區、企事業單位等,實現100%全域覆蓋,為群眾提供就近閱讀的服務環境。

“建鄴書房國際青年文化廣場·24小時書吧”“建鄴書房·國青24小時書吧”,鬧市里、公園里、企業里,“藏”在各種建筑里的公共閱讀空間在建鄴“生長”,不僅延伸了市民的閱讀環境,更豐富了市民休閑娛樂的選擇。只要你想讀書,24小時都可以找到閱讀場所;拿起一本書,走到哪里都是最愜意的書房。

“在工作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們對慢生活的追求成了一種時尚。我們通過全民閱讀的推廣,打造唯美的閱讀空間,將活動陣地不斷向基層延伸,讓知識的芬芳、文化的魅力滋養老百姓的心田,讓閱讀在市民中間形成一種氛圍、一種時尚、一種潮流和風氣。”建鄴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衛凌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