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圍繞“打造智慧交通滿足群眾出行需求”主題,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展示我省近年來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的一系列成果。
智慧賦能公路變“聰明”
6月30日,我國第一條“未來高速”——五峰山智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大霧天不再封路、冰雪天自動融雪。”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凌耀初介紹,這條高速公路具有霧天行車誘導功能——在車道兩側安裝誘導燈,車輛后方會形成行駛拖曳軌跡,提醒保持跟車距離,這樣大霧天氣不用封路了;大雪天行車很容易打滑,發生安全事故,智慧高速具有智能消冰除雪功能,一旦檢測到路面積雪,自動噴淋系統就會噴灑融雪劑,達到除雪的效果。
無錫S342智慧公路和常熟G524智慧公路上,通過車路協同路側廣播誘導、高精度導航提醒等方式,向大家提供道路危險狀況提示、限速預警、前方擁堵提醒、車輛匯流碰撞預警、匝道分合流預警等信息,保障行車安全。
“江蘇打造了全國首個‘一張網、一朵云、一套庫、一平臺’的省級云控平臺,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分別有5034路、3804路視頻圖像上云,在線率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國之首。”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馬騰飛介紹,今年的“高速大腦”建設,重點整合全省高速路網1360個ETC門架、108個交調點、302個氣象監測點等數據,實施1000米級的精細化監測,全面感知路網交通狀態。
我省高速公路養護也在全國一直保持領先,首創行業內養護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主導國內首個區域性橋梁群健康監測數據中心落地江蘇,探索“無人機+機器人”等新興數據采集手段,利用智能評估系統和大數據決策分析,為路橋狀態評估、橋梁安全評估、養護和加固設計、路橋精細化檢測方案制定提供技術支撐,實現路橋狀態可視、可測、可控,日常巡查效率提升50%,養護智能決策100%覆蓋。
科技加持出行更舒適
擁有一張江蘇交通一卡通,就可刷遍全國300余個城市的公交車。
早在2017年我省就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所有市、縣(區)交通一卡通全覆蓋,全省主要公交線路,全部地鐵、BRT和有軌電車線實現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并與全國300余個主要城市實現互聯互通。與此同時,設區市公交、地鐵實現了手機NFC支付、掃碼支付功能全覆蓋,社??虞d交通出行功能方便群眾出行。
近年來,不斷織密的公交網讓“巴士”深入到鄉間村頭。目前,全省76.3%的鄉鎮和57.7%的行政村實現公交直通縣城,全省3988條城鄉公交線路、11149輛城鄉公交車輛串聯起2278所學校、1418所醫院、1592個集市,城鄉居民出行成本大大降低,出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也顯著提高。
“省內毗鄰縣市公交線路開通297條,覆蓋所有縣市,開通省際毗鄰公交線路60條,票價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降低了50%,為長三角一體化互聯互通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保障。”凌耀初說。
蘇州市副市長吳曉東介紹,為解決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蘇州依托大數據對群眾的公交出行需求、流向等進行分析,探索公交多樣化服務,推出“公交進小區”、定制公交、通勤通學、休閑旅游、生活購物、醫療衛生、助農助殘、交郵惠民等多類特色功能線路86條。截至目前,已經服務98.2萬人次,并且在規?;ㄔO智能網聯公共測試道路基礎上,推出無人駕駛小巴、無人出租車、無人配送、無人物流等自動駕駛示范應用場景,面向公眾提供智能、便捷、舒適的試乘體驗。
泰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劉志明介紹,泰州加大新能源車輛的購置力度,同步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全力推進公交運力結構調整。截至目前,泰州市區新能源車輛達940輛,占公交車總量的89.10%,每年減少碳排放近千噸。今年計劃年內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40公里,改造危橋24座,農村群眾出行難、出行品質不高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信息化提升高鐵出行便捷度
這幾年,幾乎不掉線的4G網絡能滿足高鐵上旅客的娛樂需求。如今,更加快速的5G網絡也即將登場。
省鐵路辦副主任朱培德說,今年以來,省鐵路辦會同相關部門,在南沿江鐵路項目建設過程中同步推進沿線5G基站的建設,確保南沿江鐵路全線覆蓋移動、聯通、電信等5G網絡信號,計劃2022年組織施工建設,2022年底具備開通5G服務的條件。
今年江蘇將開建4條高鐵,全力推動包括滬渝蓉高鐵合肥至上海段(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鹽泰錫常宜鐵路、合肥至新沂鐵路等在內的規劃內項目前期工作。朱培德表示,為解決鹽城市民乘高鐵至南京出行時間長且票價貴的問題,江蘇將加快建設徐宿淮鹽鐵路和連淮揚鎮鐵路東南方向聯絡線,提高列車運營效率,使高鐵逐步成為城市之間實際意義上的“通勤車”。目前,寧鹽下行聯絡線預計12月中旬具備鋪軌上碴條件,寧鹽上行聯絡線預計12月底具備鋪軌上碴條件。
讓尚未通達高鐵動車的沿線人民群眾盡早分享高鐵“紅利”,6月27日,江蘇在宿遷市試點開行高鐵便民車。高鐵便民車采用準公交化營運模式,實現發班時間和間隔與高鐵時刻表無縫銜接,基本解決了當地群眾鐵路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截至10月7日,共投入車輛16臺,開通“高鐵便民車”4條服務線路,開行100天共發送3789班次(日均54班次),累計發送旅客2萬人次。(朱璇)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臺縣新壩鎮中心衛生院紅崖子分院多措并舉積極推動醫共體建設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買藥!這39類藥品需到定點藥房購買2022-01-16
- 馬術運動拓開鄉鎮農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東湖街道向先進社區“看齊”2022-01-16
- 在巍巍長城間守望(青春日記)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這條路出行有變2022-01-16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