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源頭執法規范化水平 夯實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基礎

打架糾紛,是城市執法管理中最常見的警情形態之一。打架不僅容易“上手”,還容易“上頭”,不規范的執法處置更會激起當事人對執法機關的不滿情緒,“和稀泥”式的糾紛調解的處理方式很難贏得群眾滿意。

9月26日,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警方近日組織召開全市公安機關規范打架類警情執法工作會議,選取“小警情”“小切口”,就進一步提升源頭執法規范化水平,組織全局6000余名一線接處警民警線上同步受訓,進一步夯實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基礎。

警方經過梳理發現,近兩年,全市違法犯罪類警情中打架類警情占比超過31%,打架類警情不僅體量大,處置的難度也很高。

為挖出打架類警情執法不規范的“病灶”,市公安局法制支隊組織專人,專門調取了2020年以來全市打架類警情數據,對其中的1萬余起重點警情挨個進行剖析,分門別類打上“癥結標簽”。

“通過回溯重點警情、拆解執法環節,我們發現,雖然基層工作量大、警情多是客觀事實,但是出現執法不規范的根本原因還是法治觀念、執法意識等方面的問題。”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執法民警法治觀念、執法意識等方面與現代警務改革之間存在的不匹配、不適應,南京警方開出了一劑讓執法者有規可循、有矩能蹈的治療“良方”。

記者了解到,市公安局重構“調查先行、取證同步、處置跟進”的打架類警情執法規范,重點圍繞接處警、現場處置、調查取證、受立案、依法查處等各個環節,設定強制性、具體化、可操作的執法標準和工作清單。相關執法標準和工作清單包括了必須出警處置、必須加強現場控制、必須接收移送警情、必須全面調查取證、必須嚴格規范調解程序和必須及時受立案件“六個必須”。

據介紹,南京警方以雨花臺公安分局板橋派出所為試點單位,創新推出打架類警情“2+N”三色管理工作法,打造“調解要素全、處罰雙方認、警示作用強”的基層處置新樣板。

“‘2+N’三色管理工作法是指,對打架類警情進行綜合評估,‘2’是要求出警民警必須現場尋找受害人、控制嫌疑人,‘N’是要求出警現場搜集如作案工具、證人證言、公共視頻等一切能證明違法犯罪事實的證據。同時,警方將打架類警情分為‘綠、橙、紅’三種顏色,進行分類處置,根據緊急程度實現前期分流,規范不同顏色警情處置流程,并常態化對‘在手’的三色警情進行專項梳理,將‘橙、紅’風險警情進行‘晾曬’,就查明事實、取證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意見進行集中探討,最大程度提升處置效率。”雨花臺公安分局板橋派出所所長夏慶磊說。

前不久,板橋派出所接市民報警,稱轄區某水果店門口有人被打。民警出警趕至現場后,第一時間明確了當事人身份信息,分別向雙方了解了情況,在對傷者傷情進行初步確認后將其送醫治療,隨即走訪周邊群眾調取公共視頻,查明打架糾紛過程。原來,水果店業主周某與負責周邊垃圾清運工作的王某因垃圾歸屬及處理問題發生爭吵,隨后矛盾升級,周某將王某打傷。

根據首接責任,當天出警民警全程跟辦到底,組織雙方調解。由于前期調查取證工作嚴密,證據完整,事實明確,違法行為人周某清楚認知到自己的違法事實。通過民警調解,周某主動向王某賠償道歉,取得了王某的諒解。

“嚴密調查取證,為我們后續處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撐,避免雙方因糾紛事實不清造成分歧、扯皮。”全程負責跟辦該起警情的民警陳澤東說,試點工作開始以來,板橋派出所打架類案件的辦結率提升了13%。(朱靜)

關鍵詞: 糾紛 執法 改革 支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