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農貿市場的文明要求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農貿市場與家家戶戶的菜籃子息息相關。對于監管部門而言,農貿市場是民生所在、職責所系,也是文明創建的第一線。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商務、城管等部門,不斷加大全市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力度。顏值提升了,疫情防控更規范嚴格了,食品安全有保障了,百姓菜籃子越拎越幸福,“人間煙火地”充滿了文明味兒。

菜市場“顏值”高,“菜籃子”拎得舒心

菜場前的廣場上設置了休閑桌椅,買完菜的大爺大媽三三兩兩坐著聊天;進菜場買菜,可乘坐電梯直達;菜場內外地面墻面全都干干凈凈……9月24日上午9點半,位于北京東路的蘭園菜場里顧客絡繹不絕,干凈整潔的環境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很舒心。

“我們每天都對菜場的環境衛生進行巡查,菜場內的保潔一直在崗,垃圾即掃即清。”南京寧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超介紹,公司對菜場內的商戶按照衛生、防疫、服務等指標進行評比打分,設置紅黑榜,對紅榜的典型商戶給予租金減免等優惠,并幫助介紹供應商;對于上黑榜的商戶將進行約談、督促整改,情節嚴重的甚至勸出。

“我基本上天天來買菜,價格實惠明碼標價,最主要是環境好,看著就舒服。”家住附近的王阿姨告訴記者,很多年前蘭園菜場旁邊是一排舊房子,近幾年經過整治和升級改造,不僅環境變好了,菜場顏值也噌噌上漲。“你看這個門頭,又大又寬敞,還有電梯,就像一個商場。”

蘭園這樣“高顏值”的菜場,在全市已十分常見。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起,市場監管部門每月對全市農貿市場進行全覆蓋專項督查,已累計檢查農貿市場485家次,發現并整改問題1041項,形成了檢查、通報、整改、提升的工作閉環。同時,結合我市農貿市場實際,打造了一批環境整潔、經營有序的樣板市場,把“點位長”“紅黑榜”“星級商戶”評定等一些好的綜合治理機制在全市復制推廣,提升了我市農貿市場整體水平。

科技感“潮范兒”足,“菜籃子”拎得貼心

“毛豆4.2元/斤,生菜5.8元/斤,洋蔥3.9元/斤……”蘭園菜場的顯示屏上,滾動顯示著當日每一菜種的參考價格;實時交易的每一筆菜品、單價、重量、金額等也在顯示屏上實時呈現,不少顧客駐足觀看。

菜場里,每個攤位都是清一色的智能電子秤。方超告訴記者,智能電子秤可以自動識別所稱重的菜品,并將相關數據實時傳送到顯示屏上,實現價格公開透明,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貼心。

在現場記者看到,每個攤位上還掛著一個小電子屏,攤戶的營業執照、健康證、食品經營許可證都在電子屏上公布。

這樣的科技應用,在南京各大農貿市場隨處可見。在江寧區的岔路口市場,每家商戶都主動在電子屏上顯示菜價;在鼓樓區的龍江菜場,智能化系統實時顯示銷售數據、客流統計;在秦淮區的科巷新市集,還有專門的直播間,特色經營戶可以線上直播賣貨……

“以前我都不到菜市場買菜的,覺得菜場味道不好。現在不僅環境整潔沒有異味,還都玩出了新花樣,逛菜場就像逛商超一樣。”剛從科巷新市集購物出來的張潔告訴記者,之前有朋友來南京,還專程到這個“網紅”菜場打卡。

蘭園菜場的檢測中心內,記者看到,2名工作人員正對當日的抽檢樣品進行檢測。

“每天抽檢36個蔬菜、6個肉類、2個水產和1個干貨樣本,主要檢測農藥殘留、甲醛、二氧化硫等。”檢驗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每天固定的抽檢外,市民也可將自己購買的食品送來免費檢測,約半小時就可出結果。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341家農貿市場全部建成食用農產品快檢室,日檢測能力在9000批次以上,檢測品種覆蓋蔬菜瓜果、生鮮肉品、水產品、豆制品、糧油、調味品等農副產品,檢測項目包括農藥殘留、非法添加等50多個風險指標。

除了對食品安全的嚴格把控,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菜場里的疫情防控弦也不放松。

“口罩、驗碼、測體溫,這‘三件套’是必須的。”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孔祥盛介紹,在全區每個農貿市場的門口,都張貼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溫馨提醒和應急處置流程圖。市場監管部門每天對常態化防控措施和場內通風換氣、消殺情況進行檢查。市場內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和活禽銷售、宰殺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口冷鏈食品也要符合“五個不得”管理規定。

記者了解到,近日我市還出臺《南京市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從農貿市場總體要求、市場主辦者責任、場內經營者要求以及快速檢測四個方面做出明確規范;制定了《南京市農貿市場文明創建要領》,以順口溜的形式宣傳農貿市場的文明要求,進一步提升南京市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朱凱 黃琳燕)

關鍵詞: 檢測 巡查 舒心 改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