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市監局:六項措施提升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

為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著眼市場監管新要求,構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機制,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方式、夯實監管基礎、強化支撐保障,六項措施不斷提升監管效能。

一、是精準監管,突出抽查靶向性。聚焦監督抽查合格率低、風險高、已出現區域性或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苗頭的工業產品;重點抽查百姓關心關注及質量安全水平下滑的消費品。主要檢測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指標。今年我局在制定監督抽查計劃特別對食品相關產品、危化品等產品的抽查有所側重,抽查食品相關產品30組、化學品(危化品)36組,合格率均為100%;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開展專項監督抽查,抽查防疫防控物質159組,合格率為99.4%,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監督抽查結果,讓不合格產品和企業無處容身,充分發揮監督抽查的威懾作用。

二、是高效監管,堅持問題導向性。針對安全風險隱患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產品,以及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工業產品,及時梳理匯總,加強隱患排查,多措并舉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整治。今年結合全國兩會期間安全防范開展危化品和危化品包裝物獲證企業專項整治工作、結合夏季食品安全開展食品相關產品專項整治工作,并聯合縣區局對41家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落實整改。著力防范突出性、行業性、區域性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三、是智慧監管,強化科技支撐性。運用監督抽查和智慧質量APP,實現工作任務下達、實施、反饋、跟蹤處理全流程信息化。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兒童服飾、服裝(內衣)和鞋類合格率普遍較低;工業產品獲證企業在落實質量管控,嚴格過程控制和關鍵點控制有待提高。下一步我局將對所列問題實施精準監管,有的放矢,并加強信息資源互通共享,全面提升智慧監管水平。

四、是動態監管,提高風險研判預警性。探索建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預警機制,拓寬風險信息監測渠道,深入分析評估,做到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今年對汽車座墊燃燒特性指標不合格等5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及時處置并上報省局。著力防范化解行業性、突出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助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注:汽車座墊燃燒特性指標不合格,在汽車發生不測起火時加速燃燒,縮短緊急救助的黃金時間,增加人身安全風險。)

五、是差異化監管,提升分類監管科學性。對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實行全覆蓋差異化監管,對不同企業設置不同的監督抽查比例和監督檢查頻次,不斷優化監督抽查、檢查方式,實時動態調整,加大對B級和C級獲證企業的監管力度。今年我局配合省局審查組,對安徽大力熊環保塑料包裝公司和安徽涂淮無菌包裝公司后置審查不合格,撤消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同時做好監管信息公示公開,對企業形成強力威懾,倒逼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六、是全鏈條監管,發揮后處理工作有效性。對于抽查產品質量不合格的生產企業,要認真組織開展后處理工作,通過限期整改跟蹤處置、集中約談提高認識、全面排查質量分析,督促企業查找不合格原因,及時整改到位。今年我局對2019年國家監督抽查產品不合格的5家企業開展跟蹤檢查,目前,2家已復查整改合格、1家停產、1家準備進行監督抽查、1家完成整改后正在上報復查申請。

產品質量安全關乎國計民生,關系千家萬戶。因此,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打好監督抽查、專項整治、風險監測、差異化監管和后處理工作的“組合拳”,不斷優化監管方式和提高監管水平,實現我市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