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塘鎮:創建“無水港” 帶活“南昌造”

不久前,“發現向塘·2019現代物流產業高峰論壇”在江西省南昌縣文化會展中心舉行。相關領導、物流行業專家學者以及物流企業家集聚一堂,為南昌縣向塘鎮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打造國際物流港、建設現代物流城,是向塘鎮的發展目標,多年的堅持,讓發展藍圖走進現實。當地加速推進物流產業建設,打造中部“內陸無水港”,帶動周邊商貿及其他產業發展。

物流中心地位突出

向塘鎮境內有向西貨運編組站,京九、滬昆、皖贛等干線鐵路交會,105、316、320三條國道穿境而過,是江西省重要的物流節點和貨物集散地。

早在2008年,江西省就提出,重點推進向塘鐵路物流中心建設。10余年間,隨著國內物流產業、內陸港建設的飛速發展,向塘鎮這一“物流中心”的地位愈發突出。

深耕一個產業,南昌縣從城鎮布局開始謀劃。幾年前,向塘開發區重新調整9.5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整個開發區北移與當地的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接,承接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項目和物流業。南昌縣政府投資2.88億元建成金沙大道直通向塘,并融資修建城市路網,以擴大向塘開發區的輻射區域。

“向塘‘無水港’的創建,可以說是‘無中生有’的創新之舉。”南昌市向塘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建紅說,南昌縣充分依托向塘國儲物流的鐵路站場、運營管理優勢,全新規劃建設鐵路口岸一期項目。2016年11月,南昌(向塘)鐵路口岸被正式納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向塘“無水港”建設由此翻開新篇章。

向塘鎮與江西儲備物資管理局、中遠海運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合力推動口岸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已經正式封關運行;二期項目占地440畝,將建設鐵路裝卸區和口岸查驗區等相關功能區域。

產業集聚企業搶灘

向塘鎮是江西省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深入實施“借港出海”“南下”“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

看準向塘物流發展機遇,企業紛紛搶灘落戶。如今,向塘智慧物流港集聚了30余家物流企業,其中包括7家世界500強企業。國際標準物流倉儲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約占南昌市高標準物流倉總面積的51%。

“我們落戶這里,不僅因為獨特的平臺優勢、區位交通優勢,還看重這里的產業集聚效應和口岸建設成果。”京東向塘“亞洲一號”電商物流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

去年,南昌縣財政投入18億元用于向塘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在體制機制方面,向塘鎮掛牌成立“一辦一部八局”新機構,統籌鎮、園區行政管理,并承接了由上級部門下放的176項審批事項,為“物流制度”建設破除體制機制壁壘。

如今,走進向塘鎮,物流中心相關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平安物流南昌物流中心項目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招商局物流南昌配送中心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蘇寧電商物流、傳化物流和菜鳥網絡相繼簽約落戶。

發展提速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向塘鐵路口岸已經開通5條中歐班列和4條鐵海聯運線路,企業有了更好的運輸通道。

向塘鎮的“無水港”也讓更多“南昌造”走向世界各地。南昌縣商務局副局長羅花如分析,從2018年鐵海聯運承運貨物來看,南昌本地貨源占到了76.59%,包括小藍經開區的汽車零部件、昌北經開區的家電、高新開發區的電子信息產品等。

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提速。2018年向塘鎮財政收入達4.98億元,同比增長7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2.39億元,同比增長91%,財政收入年增幅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未來,南昌縣將進一步加大與沿海港口尤其是與運輸距離較近港口的合作共建,并吸引船舶公司、船貨代理等相關企業參與。實行“一次報關、一次放行”的物流運作模式,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區域經濟協作與共同發展。(曹樹林 鄺西曦 胡雪萍)

關鍵詞: 向塘鎮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