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三萬畝“私人湖泊”被拆除 責任人已被刑拘

原標題:洞庭湖三萬畝“私人湖泊”被拆除,責任人因涉嫌騙取貸款罪被拘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

漲水為湖,落水為洲的洞庭湖是是湖南的母親湖,是 “長江之腎”,也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然而,從2000年開始,位于湖南益陽沅江市南洞庭湖區域的下塞湖,逐漸“長出”了一個近三萬畝的私人矮圍,嚴重影響了濕地生態環境以及湖區行洪,私營老板還不斷加高筑圍,在矮圍里面種樹、養魚,將國家濕地變成了自己的私人湖泊。

下塞湖矮圍成了南洞庭湖的“痼疾”。今年,在生態環境部督察組對洞庭湖私人矮圍破壞生態問題進行專項督察后,益陽、沅江兩級黨委政府動真碰硬,啟動下塞湖矮圍集中拆除“攻堅戰”,立下要在今年

由于面積大、整治任務艱巨,多年以來,后續工作將如何進展?容易死灰復燃的矮圍,能不能藥到病除、長期保障整治效果?我們來跟隨記者的回訪,看看目前矮圍拆除、生態整治的現場情況。

原先政府默許搞湖洲開發 百姓對污染不滿

“不單純是矮圍,還有一個是河道被污染了,

湖南沅江市南洞庭湖下塞湖矮圍,是洞庭湖區圍堤周長最長、水域面積最大、也是整治任務最艱巨的一處矮圍,拆圍攻堅戰啟動后,沅江漉湖附近的施工現場,100多臺大型機械設備日夜施工不停歇。每天除了各級領導在工地上來回,圍觀的的群眾也不在少數。沅江市本地漁民劉伏華說:老百姓打漁的地方不是很多了,原來打漁各種各樣的魚都有,現在的漁業資源確實少了,拆了也有好處,那要得!老百姓是比較支持的。”

百姓對下塞湖矮圍的不滿其實由來已久曾經被地方政府默許甚至鼓勵的“湖州經濟開發”,也漸漸成了政府的心頭病。沅江市副市長王志強表示,當時政府是鼓勵湖州開發的,所以這些老板在湖州上的開發,就沒有具體去管。

拆除矮圍后土地平整 接下來政府將對生態環境人工修復

截至今年的6月15號,下塞湖18600多米矮堤、3座節制閘全部拆除。記者在現場看到,拆除矮圍后的土地已經平整,外湖與湖洲的水系之間的阻隔已被完全打通,水體交換得到恢復。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副局長萬獻軍介紹,等今年汛期過后,將在這里種植蘆葦和君山垂柳等濕地生態樹種,對生態環境進行人工修復。

專案組將調查矮圍拆除為何如此艱難?未來還要強化監督防止死灰復燃

下塞湖矮圍承包主夏順安因涉嫌騙取貸款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其他后續調查處理工作正抓緊推進。

同時,益陽市成立由紀檢監察、公安部門牽頭的專案組,對失職瀆職、違法違紀、涉黑涉惡等問題開展深入調查。

湖南省水利廳政法安監處處長唐要善認為,今年以來下塞湖拆除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得益于全省省上下高度重視,農委、水利、環保等部門的高效聯動。 下塞湖這塊硬骨頭雖然啃了下來,但要鞏固成果,徹底根除其負面影響,還需要建立最嚴的制度,通過嚴格的執法,實現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治久安。湖南省畜牧水產局局長徐旭陽表示,矮圍網圍的反彈幾率很大,怎么建立監管的長效機制是關鍵的,要按照屬地管理,強化基層的監管責任。還要借助一些技術手段,包括遙感、無人機、空氣動力船。

未來,沅江市由畜牧水產局每個月派出4個督察組下沉到現場展開督察,相關鄉鎮每周進行一次排查,對非法養殖一律取締,同時徹底解除下塞湖原湖洲區域的承包合同,完成畜禽全面退養。

多管齊下,洞庭湖水修復明顯。去年,洞庭湖湖體水質11個省控評價斷面均為四類水質,總磷濃度較2016年下降13%。湖南省環保廳水污染防治處副處長張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階段,還將加大督查力度,各個部門齊抓共管。他強調,中央環保督察以及省級督察機制的建立產生的威懾,機制的作用是保證各項措施能夠執行到位,并且是長久的執行到位。同時環保在體制機制上的齊抓共管,在下一步會有更重要的引領作用。

記者:姜文婧

責任編輯:霍宇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