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濱:將中國龍舞向世界

  史克濱在龍燈生產車間。
  鄒文斌攝

新春佳節,祖國天南海北,長龍歡騰飛舞。

“不僅在國內,就是國外很多地方都有我們扎的龍燈。”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傳承人史克濱充滿自豪,拿出手機展示各地舞動自家龍燈的歡快場景。

春節前夕,位于江西南昌市青云譜區的城南龍燈生產基地里一片忙碌,三層標準廠房內,屋頂成排掛著制作好的龍尾,員工們加班加點趕制著龍珠、龍頭、龍身等。發貨師傅們忙著按訂單裝貨打包。

新技術助力龍燈文化普及

史克濱從小便跟隨父親手工扎制龍燈,兄弟姐妹中唯有他對龍燈興趣濃厚,上世紀90年代起,他“接班”制作龍燈。2008年,“城南龍燈”被評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30多年堅持扎制“城南龍燈”,源于史克濱對龍燈的癡迷。正是這份熱情,促使他不斷將新技術、新材料等融入傳統龍燈生產制作過程中,通過創新創造讓“城南龍燈”游遍天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我第一次看到身掛LED燈的演員表演舞蹈,場面非常震撼,當時我就想做出能發光的龍燈。”提起燈光龍的最初創意,史克濱興奮不已。史克濱買來LED燈珠,設計龍燈造型,焊接調試電路,經過多番試驗,做出第一條燈光龍。“當時奉新縣的客戶來采購龍燈,看到燈光龍后立馬決定買下來。我們連夜送貨到奉新縣山區村莊里,黑夜中燈光龍亮燈后,村里人全都跑出來看龍,鞭炮聲響個不停。”史克濱說。

過去,龍身采用竹片做骨架,體積大、難壓縮,快遞費用很高。史克濱想辦法用鐵絲環做骨架,龍身可以有效壓縮,內部結構采用塑料構件配竹竿,客戶動手便能輕松組裝好。快遞難題迎刃而解,“城南龍燈”有了更廣闊的市場。以往郵寄一條競技龍到美國,需要3立方米的箱子,花費7000元左右的運費。經過改良后,只需要空調外機包裝盒大小的箱子,費用也降到800元左右。

從龍頭到龍身,由外觀到內部結構,有想法愛鉆研的史克濱,對多項龍燈制作工藝進行了改進。目前,一條“城南龍燈”擁有龍頭外觀、龍頭結構、龍骨架、燈光四項專利技術。“龍燈重量減輕了,不僅降低運輸成本,還有利于龍燈運動的普及。”傳統工藝的龍頭比較重,需要很強的臂力才能舞動,而史克濱所做的龍頭很輕,揮舞起來很方便。

“城南龍燈”走向世界各地

“史先生,六條龍已經到貨。我再訂一條黑色黃鱗燙金龍和一條黃色燙金龍。”馬來西亞客戶王裕東給史克濱發來新訂單。史克濱已經把中國龍銷往世界各地。“現在中國逐漸發展強大,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廣闊的市場。舞龍是中華文化的經典元素,許多海外華人和喜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都來找我買龍燈。”史克濱說。

史克濱的“城南龍燈”現在每年有將近1萬條的銷量。其中,約有20%的龍燈被銷往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2004年左右,史克濱申請注冊了域名,推出最早介紹中國舞龍、龍燈產品等內容的英文頁面,許多國外友人通過互聯網聯絡采購“城南龍燈”。

世界各地的客戶聯系采購龍燈時,由于傳統手工制作“城南龍燈”沒有標準,史克濱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介紹產品。后來,史克濱等發起制定了一套龍燈產品標準,從適合大型活動使用的巨型1號龍,到全國性比賽用的標準競技3號龍,再到適宜幼兒園小朋友使用的迷你6號龍,6種型號基本涵蓋了用戶對龍燈的需求。如今史克濱等制定的標準,成為全國各地龍燈制造者的行業標準。

為在校園推廣傳播舞龍運動,史克濱免費給大學生、中小學生們提供舞龍練習用的龍燈。最早設計制作的迷你龍燈,就是為了方便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低年級學生舞龍。“舞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舞龍、參與舞龍。”

關鍵詞: 史克 龍舞 中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