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健康知識 共同關愛你我

  王新宴(右二)帶領她的團隊開展高血壓健康篩查和健康教育。
  本報記者 史一棋攝

“我們醫生治病救人,延長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生命,更是健康生活著的長度。”空軍總醫院特診科主任、“關愛青壯年血壓”公益行項目負責人王新宴,一語道出了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的責任。

2012年,王新宴負責的“關愛青壯年血壓”公益行項目正式啟動,開始為青壯年志愿進行高血壓健康篩查和健康教育,至今已有五個年頭。談起開展血壓健康志愿服務的初衷,王新宴語意殷切:“讓更多人了解健康知識,保護自己,也護佑家中老少,一直都是我的行醫指南。而現在,很多人對高血壓的認識存在誤區。”

王新宴告訴記者,醫學界高血壓140/90mmHg這一診斷標準遵循的醫學證據主要來源于45歲以上的人群。對于青壯年群體,由于研究對象較少,醫學界目前還缺乏針對這部分人群的血壓標準值。然而依據現行標準,很多飛行員和飛行學員都可能因血壓過高而被迫放棄飛行夢想。這是否存在問題?這成了王新宴想要攻克的難題。

于是,王新宴成了中國開展青壯年高血壓標準研究的第一人。她四處奔走,為社會各界青壯年群體開展高血壓篩查。2014年,公益行項目團隊開始對北京郵電大學1萬名師生進行血壓篩查;2016年,項目范圍又擴展至海淀區四季青高科技人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職工、保安公司職工及中國建筑工人。如今,“關愛青壯年血壓”公益行項目已經為近16萬青壯年開展了高血壓篩查和血壓健康教育,覆蓋對象包括學生、保安、建筑工人等各類青壯年群體。今年年底,團隊還計劃前往河南禹州,為當地1000多名村醫開展血壓健康培訓和篩查。

經過5年的篩查與反復研究,王新宴發現,常規測量的外周上臂血壓高,未必就是高血壓病。血壓高只是一種危險因素,而不是疾病。她強調說:“高血壓標準不能簡單化,需要個性化評估。血壓不是越低越好,‘每天一片藥,要吃一輩子’不一定是科學的。”

“定期篩查、常常教育、時刻關注、必要干預。”通過將線上平臺咨詢和線下健康教育活動相結合,“關愛青壯年血壓”公益行項目每年開展大規模高血壓健康篩查和健康教育活動10余次,年累計時間150余天,年活動參與志愿者達300余人,年平均受益人數超過3萬人,發放高血壓管理專業刊物已近萬冊。“很多接受篩查的人,在了解到血壓健康知識后,都自愿加入了志愿服務團隊。”提及團隊的志愿者們,王新宴不無驕傲。

為我國青壯年高血壓診斷界限值的劃定提供大數據支撐,為我國青壯年人群提供專業的血壓篩查和健康教育,讓大量假性高血壓患者摘掉高血壓患者的帽子,讓大量真性高血壓患者得到正規治療,這是王新宴對自己和志愿團隊的要求,也是對社會高血壓觀念轉變的期待。

如今,王新宴還在忙碌著,“青壯年正負重前行,需要社會的關懷。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將關愛青壯年血壓健康志愿服務不斷傳承下去”。

關鍵詞: 健康知識 你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