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花鼓戲排練廳,學生們正在訓練。 |
近日,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實現戲曲進鄉村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近年來,在送戲下鄉過程中,基層院團積累了哪些有益經驗?還有怎樣的困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跟隨院團下鄉,傾聽了村民、演員、院團管理者、文化主管部門的真實感受和期待。
“摸爬滾打”,“苦”也“不苦”
7月下旬,湖南持續高溫。24日,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的39名演職人員顛簸3個多小時來到株洲市炎陵縣,接下來的3天,他們馬不停蹄,送戲到縣里的5個村。
25日上午,炎陵縣策源鄉竹園村,當天是村里趕集的日子。送戲下鄉的舞臺車趕了一個多小時山路,早早停在了村集貿市場入口。隨著略顯簡陋的舞臺車打開、音響響起,村民們很快圍攏過來,不一會兒便聚集了幾百人。前排自帶板凳,后排踮起腳尖,笑聲、唏噓聲、喝彩聲、掌聲隨劇情跌宕起伏。
孟仁秀是梁橋村村民,聽說有花鼓戲來到竹園村,她專程騎摩托車,趕了20里山路過來。“花鼓戲寓教于樂,我從小就特別喜歡。3個月前,縣里劇團到了我們村,我也去看了,現場看戲的感覺非常好。”她激動地說,“政府出錢,我們看戲,希望還要多下來!”
“這么熱的天,老百姓熱情還如此高,我們很受鼓舞,也深感幸福。”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副主任、花鼓戲團團長唐農家指著熱情的觀眾,回憶說,“送戲下鄉中的感人場面實在太多了。前兩年到炎陵時,因為觀眾太多,演出場地太小,當地老百姓為了騰演出場地,竟然毫不猶豫地推倒自家圍墻;在馬家河中學演出時,因為進入校園的鄉間小路太狹窄,村民們自發填路,為我們的演出車臨時開辟一條道路……”
“還有很多地方,農民們鞭炮接、鞭炮送,跟過年一樣,”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主任肖鴻斌說,戲曲藝術的價值在這里體現得既直接又充分。
老百姓的熱情,演員們不敢辜負。“一名文藝工作者的價值,不僅在大舞臺,還在于走進貧困山區給老百姓帶來歡樂。”90后花鼓戲演員陳施羽演出后發了這條朋友圈,贏得同事們一致點贊。
送戲曲進鄉村,趕路之外就是搭臺、演出,“摸爬滾打”的苦累自不必說。此行伴隨近40攝氏度的高溫,光行程將近1000公里。記者隨隊感受到了其中的艱辛。不久前的6月21日,在株洲縣龍潭村,花鼓戲演員匡曉玲因為連續幾天帶病堅持送戲下鄉,加之天氣悶熱,暈倒在舞臺上,她蘇醒后第一句話卻是:戲還沒演完,今天拼了命也要撐下去……
“實際上,進鄉村真沒那么苦。”唐農家的一句話出乎意料,他講得很實在,“戲曲原本就是從鄉土中來,回歸鄉村也是道理之中。更重要的是,戲曲演員都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學戲多苦多累啊,不能吃苦的人,首先就當不了戲曲演員!”
“所以,對我們來講,下鄉演出不僅是帶來一場場好戲,更是錘煉隊伍的好機會,還讓演職人員在基層一線獲取了靈感、吸收了營養,”肖鴻斌說,“以進鄉村為契機,花鼓戲團采集了許多鮮活的故事,創排了《五朵村花》《鵝匠》《好人張八一》等系列新作,非但老百姓喜歡,還獲得了很多獎項。所以啊,我們進鄉村更有積極性了。”
數據顯示,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每年送戲下鄉都達到280場左右,今年已過百場。近年來,株洲將戲曲進鄉村和文化扶貧相結合,全市5個劇團每年送戲達到800余場。
功夫也在演出外
有人擔心,戲曲進鄉村容易成為對鄉村的戲曲“傾銷”,而且演幾場就走了的話,“不解渴”。那么,怎樣保證送下去的戲是鄉村群眾真喜歡的?除了送幾臺戲,如何種下更多文化種子?戲曲進鄉村要做出實效、發揮長效,還要在演出之外下更多功夫。
一份《送戲下鄉演出節目單》,一份《送戲下鄉調查問卷》,是株洲市探索讓“戲”對味和受歡迎的舉措。“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和院團溝通,制定《送戲下鄉演出節目單》下發到村里。村民從30多個節目里選出最喜歡的5個,我們匯總需求后反饋給院團,他們以此安排接下來的演出。”炎陵縣旅游和文體廣電局副局長鐘定軍拿著一份調查“菜單”說,“去年縣里做了3次調查,下發3000多份調查表,收回1200余份。調查結果是青年更喜歡現代歌舞,而中老年觀眾更喜歡花鼓戲,尤其是貼近農村生活的戲。”
于是,針對不同年齡段觀眾的不同需求,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此次帶來的演出不僅有花鼓戲,還有流行歌曲、現代舞和樂器演奏。“既然觀眾需求有差異,我們就不能一成不變,所以大家花心思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唐農家說,“觀眾流失可以說是傳統戲曲普遍面臨的困局,但困局不是無解的。我們發現許多人不是‘不喜歡’戲曲,而是‘沒看過’。我們以現代戲吸引年輕觀眾來現場,再演幾出經典的、有趣的花鼓小戲,事實上,一些人就被花鼓戲‘圈粉’了。”
演出結束后,《送戲下鄉調查問卷》下發到村民手中,讓村民給本場演出打分的同時,再次征求對節目、送戲下鄉時間和場次的意見。問卷也的確顯示,好幾個年輕人表示“花鼓戲還不錯”。
總之,一前一后的兩張表格,讓節目和觀眾實現了交流,演出擺脫了“不對味”的尷尬。
院團除了在送戲下鄉時做好戲曲在農村的普及工作,還將觸角伸向中小學。從2015年開始,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便在全市農村多所中小學開啟了巡演、講座。表演后,老師讓男女學生分組上臺扮演《劉海砍樵》等傳統花鼓戲里的角色,孩子們興致高漲。
“你們下次什么時候來?”演員臨走時,學生和老師都在問。“什么時候再來?那就需要有一批不走的老師。”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室主任程方說,文化和教育部門聯合,專門邀請戲曲專家和演員,對全市300多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現場培訓,“讓老師成為傳播戲曲的使者,在校園埋下戲曲的種子。”
明天誰唱戲、誰送戲
戲曲進鄉村,在滿足“看戲”之外,理應留下更多成果。“現在,院團送戲下鄉,常常是演完戲就走了,對本地文藝人才缺乏指導,這方面我們覺得應該加強,才能讓戲曲更好扎根鄉村、留在鄉土。”鐘定軍說。村民對此也有切身感受,竹園村村民周作凱說,“村里的隊伍也會給大家唱幾段花鼓戲,但唱得一般,更不會表演,不精彩。”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巫志南表示,戲曲進鄉村從“送”到“種”、長效發展的工作抓手,是幫助農民組建自己的戲曲團隊。
“下一步,在為群眾演出之外,我們還將鼓勵戲曲藝術表演團體與農村戲曲團隊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對農村文藝人才進行傳幫帶,幫助他們提高創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同時,結合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培育戲曲志愿者隊伍。”株洲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楊小幼表示,以此讓農民“看戲”之外能“學戲”,增強農村戲曲傳承發展的內生力。
炎陵縣炎帝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由炎陵縣花鼓戲團轉企改制而來,每年送戲下鄉80場,公司總經理吳佳武談到,送戲進鄉村的前提是有一支穩定的戲曲隊伍,如果戲都沒人唱了,何談“送戲”?“我們團轉企改制,走向市場,但縣里的市場就那么大,導致演員的待遇難以保障。現在,人才流失、招不到人的問題已經很嚴重。”吳佳武說,當基層院團時刻都在為掙錢而發愁時,如何能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目前公司的發展已經舉步維艱。我們期待對基層院團的不同情況,能夠有區別對待的政策出臺。”
“明天誰唱戲、誰送戲”的人才匱乏問題,也困擾著生存狀態還不錯的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為破解難題,院團正探索聯合學校合作招收人才。7月24日,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花鼓戲排練廳的溫度接近40攝氏度,15歲的楚舒婷和20多個同齡的孩子,還在這里進行集中訓練。他們是戲劇傳承中心與株洲市幼兒師范學校聯合辦學,創辦的湖南省首家三年制中專建制戲曲表演班的第一期學生,他們大多來自農村。
“爺爺奶奶特別喜歡戲曲,爸爸媽媽也是戲曲業余愛好者,所以我從小也特別喜歡。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花鼓戲演員。”經過近一年的學習,楚舒婷的一招一式已經頗有味道。聽說劇團要經常下農村演出、很辛苦,她不假思索地說,“我們本來都是農村里的孩子,所以去鄉村演出就是回家,肯定不覺得辛苦。”
從鄉村挖掘和培養戲曲后備人才,再反哺鄉村,讓人看到了戲曲進鄉村得以持續的希望。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臺縣新壩鎮中心衛生院紅崖子分院多措并舉積極推動醫共體建設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買藥!這39類藥品需到定點藥房購買2022-01-16
- 馬術運動拓開鄉鎮農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東湖街道向先進社區“看齊”2022-01-16
- 在巍巍長城間守望(青春日記)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這條路出行有變2022-01-16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