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變景區 河南魯山阿婆寨的旅游扶貧路  
荒山變景區河南魯山阿婆寨的旅游扶貧路  
    貧困村民在阿婆寨就地就業,山間植樹。 胡堃 攝

  中新網鄭州6月26日電 題:河南魯山阿婆寨的旅游扶貧路

  記者 董飛

  在山里守望了大半輩子的薛合功,從未想到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會來家門口的窮山溝觀光、游玩。”

  薛合功眼里的窮山溝是位于“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魯山縣境內的阿婆寨,這里地處伏牛山東麓,交通不便、環境惡劣一直使當地大多數村民陷入困境。

 

  不過,近年來,隨著阿婆寨旅游項目的開發,這一窮山僻壤已變了模樣。山腰間的耐莊村支部書記杜大偉發現,“每年春夏季都能看到山間的植被在增多。阿婆寨的荒山禿坡正在變綠。”

  “自然資源匱乏是改變阿婆寨的第一難題,只有先把山坡綠了,才有風景看。”2006年前后,景區項目負責人石瑋便開始帶領鄉鄰在植被稀落的山間大量植樹。他告訴記者:“這些年,在前后山大約種了30萬棵樹。”從山間遠遠望去,山坡上已是蔚然成蔭。

  種樹不僅綠化了山坡,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經濟收入。阿婆寨景區鼓勵附近貧困村民每種植一棵樹可獲得3元報酬,日常澆水、養護每天則給予100元勞務費。

  薛合功與雷張栓都是耐莊村的貧困戶,他們在景區項目部打零工已多年,月薪約2500元。今年5月份,還脫了貧。

  耐莊村支部書記杜大偉還向記者介紹說:“近五年來,景區在建設中吸納附近村莊貧困人口約有30人,多數已逐漸脫貧。”

  近年來,阿婆寨景區還在前后山累計修通了長約5公里的山路,不僅作為旅游使用,更方便了附近5個村莊千余村民的出行。村民將此路稱為“旅游扶貧路”。

  初露芳容的阿婆寨不僅吸收了當地貧困戶就地就業,隨著游客的增多,還帶起了附近村子的多家“農家樂”飯館。

  耐莊村張溝組村民賀營,此前在南方沿海城市溫州務工。年過五旬的他意識到了家門口正在打造景區的商機,2016年返鄉在家中開起了農家樂,所用食材均產自山里,初起爐灶的家庭小館子格外紅火。當記者問起收入如何?賀家人笑答:“每月約萬元,算是拿個高工資。”

  近年來,如阿婆寨這樣帶動村民就業的的鄉村游景區,在河南省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如豫北輝縣的郭亮村、修武縣岸上村依托景區,發展“農家樂”,當地村民年人均收入超5萬元,部分農戶收入達百萬元。

  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全省38902個旅游資源單體中,七成在農村,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河南省旅游局辦公室主任翟傳鳴向記者介紹,目前全省923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已有1065個列入旅游扶貧重點村、開發打造。

  在翟傳鳴看來,旅游扶貧相比其他扶貧產業更持久,村民就地就業,脫貧時間快,且不易返貧。

  河南省扶貧辦項目管理處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依托各地的自然稟賦打造鄉村游,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這一綠色產業對扶貧工作極有意義。(完)

關鍵詞: 魯山 阿婆 荒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