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制度牌”,豈能一掛了事?

某單位花了幾萬元錢,讓廣告商精心設計裝潢了各種制度牌匾,掛在會議室、各辦公室和走廊過道的墻上。相比以前舊的簡易制度牌,這些新制度牌金屬框、布絨底、雕版字,不但金碧輝煌,非常氣派,而且顏色風格各異,好似書畫攝影展覽。(5月9日《人民日報》)

眾所周知,制度上墻是規范工作標準和履行崗位職責的重要依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了明確基本辦事流程、公開內部管理制度等,基本上是全面實現了“制度上墻”。但說來也怪,類似這樣金碧輝煌、豪華氣派胡“制度上墻”不但沒能得到廣大群眾認可,甚至還有群眾對其嗤之以鼻。那么,“制度上墻”為何引來一片質疑聲,甚至成為網絡聲討的對象,確實發人深思。筆者不禁感嘆,制度是用來落實的,并不是拿來欣賞的,豪華“制度牌”,豈能一掛了事?

近年來,很多企業事業單位熱衷于制度上墻,一方面是工作有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想展示工作成績。然而,制度“上墻”來“粉飾”政績,似乎這金碧輝煌的制度牌就是政績亮點,完全是抓錯了重點,太過于形式主義了,如果掛在墻上的制度不能落實,那么“滿墻空文”也就只是徒有虛功。筆者認為,上墻標牌、制度過于繁多,或者是徒有其表、華而不實,就會使上墻的標牌成了虛設應景的“花架子”。所以,沒有落實的制度就像書畫一樣,再怎么金碧輝煌也描繪不出落實的模樣;再好的制度不能執行也只是花瓶,再怎么精美絕倫也逃不出擺設的結局。

筆者認為,“制度上墻”引來一片質疑聲,其一是他們的鋪張浪費做法。把制度制定好,貼在墻上無可厚非,但僅僅為了一個制度,就花費幾萬元,就顯得很不合時宜。其二是他們的形式主義做法,一些機關單位依然停留在“掛”制度層面,似乎“掛”了制度,風氣就能煥然一新、勁頭就能為之一振、發展就能步調一致。殊不知,“面子制度”掛得再滿、布置得再豪華,亦不過“巧眉眼做給瞎子看”,終是白搭。缺乏執行的“滿墻空文”,猶如稻草人一般,無用至極。所以與其重視制度的美化、裝裱、懸掛,不妨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到實實在在地“抓”落實上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制度上墻”惹來非議,惹來一片質疑聲,也給領導干部敲了一記警鐘,如何抓落實,用事實打消大眾的質疑,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實,簡易制度牌和豪華制度牌,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關鍵是看是不是抓落實了的。抓落實了,簡易的制度牌也在干部中重如泰山。沒有抓落實的制度牌,再豪華,也不過是廢紙一張。因此,作為單位的領導干部,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拿來嚴格執行制度,按制度辦事上,拿來如何讓干部上心、用心上,一味追求“制度上墻”的豪華,只會得不償失。

關鍵詞: 制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