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臺政策 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只是政府買單、百姓“點菜”,需要更多社會資本加入。包括合肥在內要從2022年改造任務中,選擇一批項目作為試點,研究市場化方式推進的道路該怎么走。近日,省住建廳聯合全省多部門下發通知,出臺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

市場化推進小區改造路在何方

今年選擇一批項目作為試點

長期以來,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政府資金的投入, 面對龐大的改造需求,這肯定是不夠的。需要因勢利導,統一規劃布局,引導社會資本、產權單位、專營單位、金融機構等參與改造。

合肥這幾年已經在進行嘗試,比如通過居民和企業捐獻物資的方式籌集書籍、桌椅等物品,改建了小區居民活動室,為小區居民提供休閑活動場所;企業投資,在小區建設智能立體停車庫;科技公司與小區物業合作,進入老舊小區建設智慧平安系統。

今年,省住建廳聯合多個職能部門下發通知,提出將加快試點,包括合肥在內要從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中,按照成熟度、群眾改造意愿等,選擇一批項目作為試點,研究市場化方式推進的規范標準、支持政策和運行機制。

想花錢參與不知道該怎么辦

總有一款方式適合你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這句話時下很流行,對于有心想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企業來說,一邊要看看錢包一邊還得關心如何參與到改造中,有什么好的切入點可以去操作。

這不,省住建廳提出了好幾種參與的方式,其中或許總有一款會適合你。

比如,將小區共用部位的廣告、運營充電設施、停車等公共空間利用經營與物業服務打包,采用招標等方式選定社會資本。社會資本通過投資改造,獲得小區公共空間和設施的經營權,提供物業服務和增值服務,形成“改造+運營+物業”模式。

鼓勵社會資本作為實施主體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也可選擇養老、托育、家政、便民等專業服務企業投資改造或經營配套設施,提供專業服務。

對已經是危房或房屋功能已經不能適應生活需要,居民拆改意愿強烈的老舊小區,可引入社會資本“留改拆”相結合,對危舊房屋實施拆除重建或改建。注意了,好處就是允許適當提高容積率增加房屋面積,在滿足居民回遷安置的前提下,由企業通過新增房屋面積出租出售獲得收益,平衡改造資金。

看看還有啥好擔心的嗎

政府“一攬子”支持政策夠不夠

為了讓社會資本在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道路上能輕裝上陣,減少種種擔心和顧慮,安徽將拿出更多的支持政策。

在用地方面,實施片區綜合改造的項目,涉及土地出讓的,依據經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可采取協議出讓或公開招拍掛方式辦理供地手續。項目中涉及利用閑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可在一定年期內暫不辦理變更用地主體和土地使用性質的手續。

對利用小區內空地、荒地、綠地及拆除違法建設騰空土地等加裝電梯和建設各類設施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以捐贈、借用等方式,將其閑置的零星土地或建構筑物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用于完善社區公共服務。

信貸支持也會更有力度,鼓勵和引導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企業融資提供必要擔保。鼓勵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戰略合作,探索開發適合老舊小區改造的特色金融產品,通過發放相關項目貸款等多種形式,對改造給予幫扶。

改造和運營中的監管不能少

由第三方定期對服務進行評估

根據最新的政策,全省將建立市場化方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精簡審批事項和環節,落實聯合驗收制度。社會資本經委托或授權取得的設施用房,在辦理經營所需證照時,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批復手續即可辦理工商等相關證照,不需提供產權證明。

老舊小區改造本身是繁瑣的事,社會資本一旦加入,有些居民可能也會擔心,對方花了錢自己還有話語權嗎。不用怕,安徽將建立評估機制,聘請第三方定期對社會資本的服務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管,持續改進和提升社會資本的服務質量。

如果社會資本違反合同約定,存在擅自改變使用用途、服務收費明顯高于周邊水平、服務質量差居民反映強烈等,依據合同約定終止授權。(吳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