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區把群眾“心上事”當作“上心事” 增強群眾獲得感

廚余垃圾收集量近100噸,新增泊位4458個,打造50條精品街巷……今年來,秦淮區城管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城市管理重點任務,推動解決城管年度目標任務突出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秦淮區城管人把群眾“心上事”當作“上心事”,用“辛苦指數”換取百姓的“幸福指數”,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廚余垃圾近100噸,分類意識深入人心

垃圾分類,設施先行。秦淮區先后利用兩年時間,按照“一小區一方案”要求,對889個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進行了提升改造。“目前,秦淮區已實現分類設施全覆蓋,做到了小區居民分類投放有去處,為有效分類提供了基礎保障。”秦淮區城管局副局長劉建軍說。

強化引導,注重實效。據了解,目前秦淮區有垃圾分類指導員1000多人,其中有物業的由物業保潔員擔任,對于不具備條件小區,則由社區聘請人員擔任。在垃圾分類指導員長期耐心仔細地指導下,垃圾分類意識已深入人心,全區小區廚余垃圾日收集量從去年11月初的7噸,提高到100噸左右,最高時達115噸。如在楓丹白露小區,每天7:00—9:00、18:00—21:00,物業保潔員陳春發就值守在垃圾房旁,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經過一年多的推行,大家已經養成習慣了。”陳春發說。

為確保所有完成分類的垃圾實現分類轉運、分類處置,秦淮區完成區級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大件垃圾、綠化廢棄物中轉、處置設施改造。全年累計轉運、處理綠化垃圾2100噸、餐廚垃圾3.82萬噸、廚余垃圾3.33萬噸。

在垃圾分類中,專項執法是保障。為助推居民分類習慣養成,秦淮區城管局全年共計開展環衛執法專項整治行動614次,餐廚廢棄物運輸車輛車容車貌專項執法整治行動278次,執法核查“六必查”4724次,送達整改通知書1763份、行政處罰告知書1123份,辦結垃圾分類執法辦結案件2115件,為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小區環境變好了,我們更愿意常下樓散步。有些垃圾還能變廢為寶,還可以兌換日用品,我們離文明時尚更近了。”三山花園小區居民胡利群說。

增設4458個泊位,緩解停車難

“現在好了,樓下的平房、垃圾堆成了嶄新的停車位。我每月停車費只需150元,方便又便宜。”扇骨里社區清水花苑小區居民曹常青說。以前老舊小區停車位少,搶不到車位的曹常青只能將車停在馬路邊,不僅容易造成交通堵塞,還容易被貼罰單。停車難問題困擾曹常青多年。

針對居民反映的難題,秦虹街道和扇骨里社區盤點小區邊邊角角,把閑置地塊、違建地塊和道路兩側相對較寬的位置拿出來,建設停車場。“我們一共開發了215個停車位,停車費150元每月,停車費收繳率高達100%。居民非常滿意,也從根本上解決了該路段的違停問題。”秦虹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朱璘說。

除了利用小區周邊閑置地塊建設停車場、在環境整治的同時增加停車泊位外,秦淮區還在道路上設置夜間限時免費停放區。目前該項工作已在大明西路東段進行試點,增加容納17輛小型車的夜間停放區。接下來,秦淮區將根據轄區居民需求和道路通行安全,再挖掘300個夜間免費車位供居民使用。

據秦淮區城管局副局長呂劍介紹,2021年,秦淮區累計新增泊位4458個,其中道路泊位332個,小區內部空間泊位159個,公共停車場泊位3967個。“我們將針對居民需求重點區域,因地制宜做好增量、盤活存量,同時創新停車管理建管融一體化、深化停車資源融合共享,來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呂劍說。

打造50條精品街巷,老舊街巷煥新顏

慧園街和相鄰的錦繡坊經過整治和管理,已完成精品街巷打造工作。慧園街位于秦淮區太平南路南段西側,東起太平南路,西接錦繡坊。目前慧園街共有商戶51家,錦繡坊有商戶37家,兩條街巷全長約500米,已成為擁有眾多美食老店的老街面、老市井。

“以前街巷存在倚門出攤、油污噪聲等影響日常管理和擾民的現象。洪武路街道堅持建設與管理相結合,更新沿街門頭店招,劃分非機動車停車位,鼓勵房東引進傳統美食店,并落實‘門前三包’和‘1+10’管理模式,打造精品街巷。”洪武路街道副主任唐曉軍說。如今的慧園街和錦繡坊,路面整潔、店鋪規范、停車有序,沿街的文化墻上還繪有垃圾分類等圖案。

因地制宜,精品街巷打造工作在秦淮多點推進。到今年年底,秦淮區已創建50條精品街巷。“秦淮區343條背街小巷按照‘兩步走’進度安排,除了選取13個片區50條街巷進行精品街巷打造外,還對其他293條街巷的管理模式和標準提檔升級。”秦淮區城管局副局長周小強說。

細處著眼小處著手,惠民生解民憂。秦淮區城管局還開展樹木排險,確保市民“頭頂上的安全”;開展行道樁整治,保障市民“腳底下的便利”;加強城市“牛皮癬”治理、渣土車管理等,為市民營造宜居整潔的環境;疫情防控期間“不見面”辦理“五小工程”運輸手續,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上門,點對點幫忙、面對面服務,辦成了一樁樁好事實事,把為民辦實事“任務清單”變成群眾的“幸福清單”。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