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洲街道垃圾分類體系不斷完善 生活垃圾利用率達55%

南京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農村垃圾分類一直推行得“有聲有色”。眼下,我市農村垃圾分類又進一步發力,在棲霞區八卦洲街道,所有轉運收集點優化布局并進行“提檔升級”后,不僅讓轉運體系更高效,古色古香的收集亭也成了村頭亮麗風景。據悉,隨著垃圾分類體系不斷完善,該街道的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已達55%。

八卦洲街道城市管理部工作人員毛強介紹,為提高垃圾轉運效能,街道持續優化調整轉運收集點,點位從2018年的800余處調整至今年的42處,并逐步開展轉運點提檔升級,把42處收集點由簡易收集點升級為清一色的收集亭。

記者在外沙村的小廣場看到,古色古香的收集亭已成小廣場的重要一景,亭子內外干干凈凈。收集員將裝滿的垃圾桶送至這里,再由街道垃圾收運人員統一收運至街道處理站。

“街道下轄7個村、1個社區,住戶區域相對分散。選址時充分考慮村莊大小、人員分布特點、區域內產生垃圾量等因素,此輪優化過程中,在每個村選取4—6個點位,合理布控整合收集點點位。”毛強以外沙村為例,2018年,該村共設置了96處分散點位,2019年優化改設了10個簡易收集點位,今年再次進行優化,最終,按照收集員收運線路、收集點位覆蓋范圍選址升級了6個點位。升級后的收集轉運點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垃圾分類桶暴露在外,延長分類桶的使用壽命,還實施每日清洗維護機制,有效阻隔垃圾異味以及周邊暴露垃圾的產生。

在外沙村垃圾收集亭的宣傳欄上,展示著垃圾分類責任體系、紅灰榜、收運路線圖、收運流程、垃圾回收時間等各類信息,“既可以警示工作人員按照要求規范流程操作,又為村民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督反饋提供了有效途徑,村民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越來越高。”毛強表示。

棲霞區垃分辦負責人張峰告訴記者,隨著分類體系不斷完善,目前八卦洲街道的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已經達到55%,遠遠高于全市平均37.9%的水平。今年以來,八卦洲街道每日廚余垃圾約產生9噸,較2020年增長約3.7噸,其他垃圾分出量為12.3噸/日,較2020年下降了約4.7噸。( 顧小萍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