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揚中交通局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增強老百姓幸福感

今年以來,鎮江揚中市交通運輸局堅持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共梳理15條“需求清單”,把辦實事、解民憂作為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著眼農村地區群眾對美好出行的新需求、市民出行安全、特殊群體公交出行等“問題清單”,加強“四好農村路”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強化配套設施服務和安全保障能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逐漸上升。

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

構建“為民辦實事”發展體系

以管理創新為抓手,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提升高效管理能力。健全管理體制機制,率先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出臺《揚中市農村公路路長責任制實施方案》,建立“市、鎮、村”三級路長責任體系,設立路長及其辦公室,明確各級路長工作職責,實現“制度上墻、上路”,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創新績效考核機制,全面建立“八位一體”運行維護機制,實行農村公路管養績效與補助、獎懲掛鉤,同時完善各級職責分工,形成多元參與的發展合力。提升執法管理水平,強化路政管理和執法能力建設,加大農村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力度,對重要縣鄉道開展超限運輸整治。在部分鄉道、村道的出入口設置限高、限寬設施,減少重載車輛對農村公路的破壞。開展橋梁隱患排查整治,先后完成了轄區內58座橋梁的安全排查,對其中2座四類橋梁采取限制通行和拆橋改涵措施,同時對三類橋梁揚中幸福大橋設置限高門架。

提升農村公路運營服務品質

開創“為民辦實事”服務局面

堅持“城鄉統籌、資源共享、客貨并舉、運郵結合”的總體思路,加快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一是打造全域公交“五個一”模式,強化城市、城鄉、鎮村公交一體化換乘,實現市域內任意兩點間一次換乘和城區半小時通達;推行江洲行APP,升級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城市、城鄉、鎮村公交實現“交通一卡通”全覆蓋;嚴格落實規范標準,做到服務質量一個標準體系。根據市民集中反映的出行問題及現實需求,適時調整306路公交線路走向,增設特教中心站點,方便特教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周邊群眾出行。二是打造農村物流“多站合一”模式,建成了市級中心1家和“郵樂購”162家,農村地區建設公共快遞自提點58個、快遞智能柜43個,鄉鎮服務網點覆蓋率、建制村服務網點覆蓋率均100%,實現了“村村快遞到戶”“人在家中坐,快遞到門口”和“不出村里頭,產品就運走”。三是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新壩客運站、八橋客運站等現有客運站資源,進行改造提升,在城區、新壩客運站、八橋客運站成立3個分撥中心,負責全市域快遞配送,形成集客運、快遞、郵政、電商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輸服務站,改造現有客運車輛、運輸裝備,建立了客運融合運營體系,實現城鄉客運運輸郵件快件。

貫徹農村公路網絡融合理念

深化“為民辦實事”服務內涵

堅持“農村公路+”理念,打造“太平路·揚中行”服務品牌,建設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助力鄉村振興。“農村公路+產業”,結合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推動農村公路與農村產業基地、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產業項目同步建設,進一步提升鄉村重要經濟節點連通率,改善經濟節點運輸條件。“農村公路+生態”,以路域環境整治、美麗公路建設為抓手,積極打造“美麗鄉村路”;將傳統建筑、鄉村文化、地域風貌等融入農村公路建設,打造傳播鄉村文化的新標志、新名片,建設一批文化公路。“農村公路+運輸”,全力推進農路提檔升級工程建設和橋梁新改建,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率100%,道路通行質量進一步提升。

下一階段,揚中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堅持學做合一,在學黨史中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重要抓手,把群眾出行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承諾單”的生動實踐。(孫慧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