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分批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地澆灌混凝土、預埋下水管道、清理綠化帶雜草……12月5日,在資陽區大碼頭街道建新里社區和興家園小區,工作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看這工作進度,應該不久就可以完工了,很期待改造后的樣子。”一位小區居民邊饒有興致地觀看施工,邊開心地對記者說。

相隔不遠的資陽區原公檢法家屬區,目前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居民王女士介紹,改造前水泥地坑坑洼洼,墻面斑駁破損,車輛東停一輛西停一輛,亂糟糟的;改造后,瀝青地面整干凈、墻面是統一的灰白色,車子都停在停車位里,大家還有了專門的健身區域……“搞了改造,就像照相時用了美顏模式,原來的舊亂臟,變成了干凈、整潔、漂亮,我們住得舒心多了。”

據介紹,這兩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都屬我市2021年全市重點民生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項目。今年初,省住建廳下達我市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工作任務指標43個,改造戶數9890戶,改造面積91.96萬方米,計劃投資26690萬元,11月底完成總投資額的50%。據市住建部門統計,至10月底,我市重點民生實事43個項目已全部開工,開工率為100%;累計完成投資24456.03萬元,計劃投資完成率為91.63%。省廳住建下達我市的年度任務指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各項考核指標在全省名列前茅。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既能拉動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消費。為更好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高群眾生活水,提升城市形象,我市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文件精神及部署安排,按照“嚴格監管、提升質量、注重管護”的原則,積極、有序、高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年初開始,我市對全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改造范圍、部門職責、審批程序等提出具體要求,對改造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按照“先基礎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優先解決老舊小區的安全問題,補齊功能短板,因地制宜分批推進。

一方面,結合拆違拆臨,治理老舊“頑疾”。一些需改造的老舊小區因建成年代久遠,私搭亂建現象較為突出。實施改造前,市住建部門通過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專項整治行動,鼓勵自拆、助拆、黨員帶頭拆,多管齊下,解決小區“臟亂差”難題。改造過程中,按“補齊短板,恢復使用功能”的原則進行提質改造,以居民迫切需求為導向,重點做好排水管網改造、瀝青路面鋪設、房屋加固、防水及加裝電梯等工作,讓老舊小區呈現新面貌。

另一方面,為確保各項政策用好用足,我市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重心,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排污等工作統籌有序推進,不僅實施管網改造、道路改造、綠化亮化等基礎類改造項目,還針對城市道路和停車設施、老年人服務設施、小區特色文化宣傳墻等內容進行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

同時,各縣(區、市)建立了項目工作推進申報制度,積極推動項目實施,落實責任制度。要求咨詢公司、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等落實主體責任,對于施工進度慢的工序要求施工單位及時調整人力物力分配,敦促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為鞏固我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造成果,確保老舊小區建有所管、建有所養,我市制定并出臺《益陽市物業管理實施辦法》,根據改造完成的老舊小區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不同的物業管理方式。充分發揮群策群力的作用,用集體的智慧,共同做好老舊小區后期長效管理工作。(曹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