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裝“電梯識別管控系統” 智能解決違規問題

建鄴區興隆街道精金花園小區“電動車電梯自動識別管控系統”日前正式啟用,該系統通過智能識別、語音提醒、管控電梯等功能,智能化解決電動車“上樓”等違規問題。

精金花園小區共有14棟住宅樓,屬于拆遷安置小區,有老年代步車、各類電動自行車數百輛。“電動車上樓充電隱患重重,高層小區一旦出一點事誰都擔待不起。”興隆街道上新河社區黨委書記方慧說,街道物業服務中心沒少為小區電動車管理“出點子、想辦法”——反復貼告示勸導、加裝充電樁,安排物業工作人員和黨員及居民志愿者巡查勸導居民不要推車上樓,但是“力沒少出,收效甚微”。

今年5月,結合黨史學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上新河社區將精金花園小區作為試點,啟動“電動車電梯自動識別管控系統”等小區智能化改造。不到3個月時間,小區48部電梯全部安上了這項“黑科技”。

“以前大家圖方便把電瓶車推回家充電或停放在樓道里,一旦充電著火,后果不堪設想。裝了這個系統,不讓電動自行車上樓,我們感覺安全多了。”精金花園居民李豐貴說。

小區物業項目負責人朱長梅介紹,如果居民推著電動車準備“搭乘”電梯,車前輪一進入轎廂,電梯上方的監控會立即不間斷發出“電瓶車禁止入內”的警報聲。如果車主執意將車推入轎廂內,并選擇按鍵上樓,電梯門會一直處于打開狀態,直到電動車被推出后,電梯才恢復正常運行。“安裝攝像頭后,只需一名監控員就能管理所有樓棟。萬一出現沖突或者事故的時候,能及時趕到現場處理。”

從居民呼聲著眼,從安全管理入手,小區智能化改造不僅如此。方慧告訴記者,社區網格員和物業工作人員還通過摸排小區電動車數量,因地制宜選址,增設電動車停車棚、增補安裝充電樁,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社區黨委將居民反映較多的小區治理難題——整治高空拋物納入民生實事清單,聯合物業公司、城管等單位實地走訪,加裝54處高空拋物監控攝像頭,與小區物業治安監控室聯網,對高空拋物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抓拍,有效溯源、智能報警,遏制高空拋物頻發。

“現在好多周邊小區居民都在夸我們,一點不像安置房小區。該有的智能化設施全部配齊了,社區里開了長者食堂和日托所,還有一幫樂于助人的鄰居。咱都成網紅小區嘞!”居民劉轉娣說。( 衛凌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