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完成68個小區改造提升 投入資金3.68億元

今年以來,海港區堅持個性化、人性化量身定制改造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更貼近居民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68個小區改造提升,投入資金3.68億元,24435戶居民受益。

“樓房墻面不但粉刷還畫了彩繪,單元門換成新的,干凈平整的院子下完雨沒有積水,改造后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這些天,海港區東環路街道東環里社區的老住戶呂鳳玲心情特別好。

“為最大限度滿足居民改造意愿,改造前,居委會工作人員拿著老舊小區改造征求居民意愿表,挨家挨戶走訪,廣泛征詢居民改造訴求,給小區量身定制改造提升方案。”東環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丹介紹。

“我們不怕麻煩,為了讓群眾滿意,住建部門、居委會、居民代表、設計公司一起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圖紙改了很多遍,改完之后再公示,再征求居民意見,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海港區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辦公室工作人員陳鋒說。

為了順應民意,海港區就“是否改”上門逐戶征求民意;確定改之后,住建部門聯合街道、社區組織召開由黨員和居民代表參加的改造方案征求意見對接會,推出“私人定制”改造模式,在政府規定改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居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組織專題研討會和專家論證會,“改什么、怎么改”讓居民說了算;依照“五輪征詢法”,進行廣泛的民意調查,堅持“一小區一方案”原則,以易懂、實用為前提設計施工圖,并以公告形式將改造方案、施工圖、工期等提前告知。

園丁小區居民大部分為教師,文化主題為“尊師重教、書香社區”;紅星小區文化主題為“黨建和廉政”;玉峰南里軍分區院文化主題為“軍民共建”;文耀里小區文化主題為“傳承弘揚工匠精神”……海港區根據小區居住人群,從基礎設施改造和品質提升雙向發力,打造藝術化、人性化的特色小區。對秦皇小區、文耀里小區、長城花園小區等符合條件的小區,進行地面透水鋪裝,雨量不大時雨水自行滲透、不積水,貫徹了海綿城市理念,打造近3.37萬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并增設健身器材、涼亭、石桌、長凳等健身休閑設施,全面提升了小區居民生活品質。

“針對《物業管理條例》中規定的樓道內部粉刷、單元門窗更換、內部設施維修等居民自用部分的改善項目,充分征求大家意見,看他們是否愿意承擔部分費用。”燕山大街街道天洋新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慧霞介紹,天洋新城社區紅星小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176戶居民同意出資做屋面防水、單元門更換、山墻保溫,按照改造費用10%到20%的比例出資。海港區推出“居民出一點、社會支持一點、財政補助一點”出資模式多方籌措資金,“共同締造”美好家園,真正實現了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成果共享。( 陳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