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區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 打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完成小微堵點改造,緩解百姓出行難;打造特色街區“南湖記憶”項目更新,推出市民“夜之金陵”新去處;建成紀念館東路“口袋公園”,鋪設南湖公園綠道……記者昨天從建鄴區獲悉,該區城建計劃、精細化工作目前已進入全面沖刺階段。

“這里以前就是無人問津的荒草地,現在改造成了小公園,看著心里都舒服。”家住建鄴區茶西里小區的居民吳宗濤日發現,自己家周邊可以悠閑散步、小憩的地方變多了,距離今年剛建成的紀念館東路“口袋公園”步行只需幾分鐘。

錯落有致的綠植,有趣的景觀小品,嶄新的休閑走廊區……紀念館東路的“口袋公園”,是建鄴區結合市民需求升級打造而成。改造面積約874方米,除了對原有植物進行移植、地形改造,還增加太陽能照明設施、新建快速取水閥、新建休閑廊架等配套設施。材質以鋼材為主,耐用且形式美觀。地塊北側設置塑膠地墊,地墊周邊設置坐凳,為居民提供活動空間。植物以南京鄉土樹種為主,選擇多年生彩葉植物,綠化空間講究簡潔、疏朗。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建鄴區亮出2021年城建重點菜單,布局打造“口袋公園”、社區游園,健全“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通過改造中心城區“微空間”,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為市民打造更加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雨潤大街與黃山路路口東南角,1萬方米的“口袋公園”完工并對市民開放;對興達新寓西北側“口袋公園”實行微改造,整個場地煥然一新……如今,在建鄴區的不少區域,路口都能看到一處“口袋公園”。

停車場建設也是建鄴2021年精細化項目之一。位于蓮池路與荷塘路交叉口東側的蓮花村公共停車場項目,利用的是城市“邊角料”地塊,目前已完成主體施工、室內照明與消防布置、室外管線施工,將于11月底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并啟動試運營。

建鄴區建設局交通科科長孟凡璧介紹,隨著蓮花中和保障房片區入住率快速增長,周邊車流量大,道路違停特別嚴重,停車難、行車難已成為轄區10多萬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7月,蓮花村公共停車場項目正式進場施工,擬建兩層立體停車樓,建設泊位242個,其中地面充電泊位20個,建成投用后將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保障房片區停車難問題。

此外,備受市民關注的河西兒童醫院停車場項目,土建部分已完工,井內設備安裝完成,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相關運營手續辦理,預計2022年元旦前后投入使用。“2022年,全區停車場建設計劃將持續聚焦北部片區、南部保障房片區和江心洲安置房片區,著力解決‘停車難’矛盾重點片區的停車泊位供應。”建鄴區建設局二級調研員馮巖透露。( 衛凌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