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1項民生實事任務提前完成 不斷增加市民百姓的獲得感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11月15日,記者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2021年南京市確定了45項民生實事任務,截至10月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培訓、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免費培訓、中小學普通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公交線路優化等21項提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其余24項任務均超過進度目標,年底也將如期全面完成。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建成全省首個集中監管倉,凡進入南京市場儲存、加工、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倉檢測、消殺,目前,共進入六合和江寧集中監管倉106501批次、31.42萬噸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采集超30萬份;已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培訓5789人次,其中市級完成培訓1445人次,區級完成培訓4344人次。

與此同時,提升養老醫療服務能力,制定出臺了《落實萬名老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專項行動任務方案》,通過“時間銀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培訓,目前已培訓6萬余人次;推廣使用醫保電子憑證,目前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電子憑證接入開通2227家,另外在公共場所新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達848臺。

此外,我市還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深入開展全民反電信詐騙宣傳,全市共查詢涉案賬戶45.7萬個,止付涉案資金4.6億元,凍結涉案資金8.6億元;整治消防車道不暢通的居民住宅小區1717家、消防車道不暢通的城市道路382條,打通了社區消防“生命通道”。

據悉,今年1月14日市人代會票決產生2021年度10類45項民生實事項目后,市發改委即會同各責任部門迅速行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報市委同意并征求市人大常委會意見后,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聯合印發了《南京市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及任務分解方案》。各責任部門圍繞目標任務,細化方案,落實責任,倒排進度,目前10類45項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良好。

據了解,2022年南京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仍將在人代會上由人大代表票決。為切實提高我市民生工作的群眾參與度、知曉度、滿意度,更好反映和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民生實事項目選準選實,真正把民生實事辦成順應民意、貼民情、排解民憂的“民心工程”,不斷增加市民百姓的獲得感,市政府正在向社會公開征集2022年為民辦實事建議。( 王健 實生 梅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