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塘區荷塘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0萬元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鄉村大地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位于長株潭綠心保護區核心地帶的岳塘區荷塘街道荷塘村,通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也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近年來,村集體企業湖南漢林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秉承“農業+旅游”理念,采取“集體+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產業經營模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0萬元,成為周邊鄉村發展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荷塘村位于長株潭綠心保護區核心地帶,總面積5.8平方公里,總人口3066人,現有耕地面積2017畝,山地面積2339畝,擁有著難得的地域優勢。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為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村民的收入,特別是關心、扶持精準扶貧戶脫貧不返貧,荷塘村村“兩委”于2018年成立了村集體企業湖南漢林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鄉村發展的天地很廣闊,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是‘一錘子買賣’,必須要發展產業。”荷塘村村黨總支書記許劍說,只有夯實了產業根基,讓鄉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發農民自身的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荷塘村根據自然生態、產業現狀和風土人情,結合村情實際,按照“農業+旅游”理念,首先依照村里的土地pH值做出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培育了獼猴桃、蟠桃、黃桃等11個水果品種,種植了10畝蔬菜和6畝西瓜;另外修建了近60畝的魚塘,在日常養殖的基礎上,開放了垂釣、農家樂等休閑娛樂活動。經過幾年的發展,村民的日子充實了,錢包也鼓了。

10月11日,在漢林農業的立體種養殖基地,我們看到李子樹下栽種了遍地的南瓜藤,成群結隊的“荷塘土雞”在爭相啄食。村上的脫貧戶許德軍說,他主要負責在基地喂雞和喂魚,月收入有2100元。據統計,2019年,荷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8萬元,比2018年提高10%。2020年,荷塘村魚塘水產銷售額達50萬元以上。

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后,荷塘村開始推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推動鄉村文化繁榮,逐步實現了生態、產業、人居環境的全面提升。荷塘村陸續獲得“湖南省文明村鎮”“生態文化示范村”等榮譽。

“我們從小在荷塘村長大的,荷塘村這個地方很有靈氣,而且有很多的文化景點可以開發,我們希望可以弘揚家鄉的文化,讓更多的人知道荷塘村。”荷塘村黨總支副書記黃衛湘介紹,荷塘村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利用緊靠國家4A級景區盤龍大觀園的地理優勢,搭乘“順風車”,以漢林公司為基礎改造依山就勢的民房,打造餐飲、會議、民宿、垂釣、觀光和采摘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度假區,做到留住游客,留住鄉愁。目前,村上有翰林閣、九柱擎天廣場等景點,建設民宿10戶,房間35間,床位近60個。

去年,漢林農業入駐了“湖南鄉村振興創業園”,園區設立了專門的鄉村振興產業園運營中心,派駐專業運營團隊,打造了“產學研創投”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鏈孵化平臺,對接高校、科硏院所,組織職業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公開課等。

“未來,荷塘村將進一步開發整合鄉村旅游資源,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許劍說,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荷塘村將把“吃”“住”“行”“游”“購”“娛”和研學旅游、紅色教育等產業系統集成,打造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旅游村和美麗鄉村。(王希臺)

關鍵詞: 休閑 農業 整合 優化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