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區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西夏墅鎮東南村熱鬧開幕

田野里,無人駕駛收割機縱橫馳騁;舞臺上,農民獻藝上“村晚”;展銷區,一份份特色農產品載滿鄉愁滋味……9月25日,“孔雀稻田喜豐收 七彩秋意無限好”新北區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西夏墅鎮東南村熱鬧開幕。

在“慶豐收、感黨恩”主題基礎上,本次活動還聚焦“建黨百年、共同富裕、農耕文化、農村雙創、數字鄉村、種業振興、鄉村市場、鄉村旅游”等內容,勾畫了鄉村振興新畫像。大家直呼:有味兒、有范兒、有勁兒!

處處上演慶豐收生動場面

秋分至,收獲忙。9月的東南村,疊翠流金,稻谷飄香。

開幕式上,蕩湖船、腰鼓隊及龍虎塘實驗小學帶來的《慶豐收》歌舞表演輪番上場,展現了農民的豐收之喜、農村的和諧之美。

臺下,水稻種植基地,無人駕駛收割機在田頭奔忙,搶收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水稻,其高效、智慧,讓來往市民、游客直呼“喲嚯”。智能無人收割機的加盟,拉開了豐收節現代化農機具開鐮收割的大幕。

除了有看頭,也有“吃頭”。農產品展銷區,夏墅牌大米、東南稻田鴨、潤土甜瓜、新博龍泉黃酒、三新牌蘿卜干、怡泰燕麥片、菜根香開胃小菜……來自20個農產品龍頭企業的特色農產品紛紛亮相。在夏墅牌大米區,剛出鍋的米飯引來不少人關注與品嘗。

“紅味兒”“農味兒”與“潮味兒”的邂逅

這也是一場“紅味兒”“農味兒”與“潮味兒”的三響炮。

現場邀請了100組游客家庭開展七彩糧倉打卡活動。“紅色糧倉”開展黨史知識答題,“金色糧倉”割稻,“黃色糧倉”搓玉米,“綠色糧倉”栽油菜,“青色糧倉”趣味釣蝦,“棕色糧倉”套鴨子,“紫色糧倉”做米糕。

稻田阡陌間,長長的T臺鋪展延伸,一場時裝秀就在這幕天席地的大自然中上演。

變品質為品牌,打響“常高新”,是今年豐收節活動的一大側重點。現場發布了“常高新農”新北區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同時邀請來自長三角地區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銷售公司、批發商、團購平臺、直播達人,與農業企業簽約。

現場還進行了新北區采摘及休閑觀光農業點路線推薦,進一步豐富這場農業“嘉年華”。

新北區“三農”工作取得累累碩果

近年來,新北區在“三農”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

抓穩產保供,助農業駛入現代化“快車道”。孟河鎮以水稻為主導產業,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興華牧業年出欄5萬頭“樓房式”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竣工投用,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全面推進,東南村省級生態循環農業試點村建設有序推進,全區農業機械化水平超90%。

深化改革,促“三農”轉型升級。東南村、梅林村、任葛村和東橋村,一批閑置農房盤活利用項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區60個家庭農場通過省市區示范家庭農場認證,全市首單生豬價格“保險+期貨”“家庭農場綜合保險”在新北區落地。

截至目前,新北區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農村地區4G網絡全通達,生活垃圾集中收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村莊環境長效考核穩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北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94元,位居全省前列。

從土地收獲奇跡,又立足這片土地再次出發。“十四五”開局之年,新北區將強化招引加大扶持,全力推進全區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其中,在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美麗鄉村、環境整治項目上補助資金達2億多元。(賈曉君 崔欣)

關鍵詞: 豐收 轉型 扶持 補貼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