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一字之變”彰顯了徐州在民生領域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在日前召開的“幸福徐州”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市委書記莊兆林強調,要聚焦勞有厚得、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幼有善育、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推動“幸福徐州”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相比于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徐州在此基礎上提出厚、優、良、善、頤、宜、眾七個“一字之變”,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自我加壓,也是對徐州百姓的莊重承諾,更彰顯了徐州在民生領域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勞有厚得,一個“厚”字凸顯富民增收高成效。“厚”體現在拓寬就業渠道上,如增加公益性崗位、鼓勵靈活就業、強化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作用、以創業帶動就業。“厚”還體現在豐富收入形式上,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共同發力,旨在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勞有厚得是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既能激發勞動者的奮斗激情,也是城市“厚德”的體現。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善”“優”二字凸顯教育發展高質量。強市必先強教,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重要的未來。“善”重在“普惠”,通過實行普惠性幼兒園服務區制度、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實現幼兒善育有保障。“優”強調“均衡”,一方面“建學校、招老師”“名師空中課堂”等舉措讓城鄉優質教學資源互聯互通,從而均衡城鄉教育發展;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彭城三好”工程、“一表五清”個性關愛行動等,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

病有良醫,一個“良”字凸顯醫療服務高標準。實現病有良醫,路徑之一是均衡醫療服務資源,即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路徑之二是創新醫療服務形式,即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推進“智慧醫院”建設;路徑之三是增強醫療服務競爭力,即支持社會資本興辦專業醫療機構,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醫療品牌。

老有頤養,一個“頤”字凸顯養老服務高水平。在老有所養的基礎上,“頤”養更加關注老年人的需要和養老服務的質量,以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為最終目標。通過開展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和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徐州將持續升級養老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住有宜居,一個“宜”字凸顯人居環境高品質。“宜”是讓城市面貌更加整潔,通過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棚戶區改造、健全城市“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城市更美麗、市民愈舒心。“宜”也是讓鄉村振興更有顏值,改造空心村和農房、綠化村莊院落、開展農村廁所革命、打造美麗田園鄉村聚集區,多措并舉讓農村環境更優美、村民生活更幸福。安居方能樂業,宜居方能安心。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居住環境將不斷改善,生活品質將日益提升。

弱有眾扶,一個“眾”字凸顯社會保障全方位。“眾”強調主體的多元性,提倡多維度多渠道救助弱勢群體。一方面,為實現“眾”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民眾等應廣泛參與幫扶;另一方面,養老保險、醫療保障等社會保險體系和社會救助、三大互助工程等社會救助福利體系應共同發力,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厚、優、良、善、頤、宜、眾”雖是一字之變,卻有千鈞之重,對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全市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效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字眼上的變化成為現實中的圖景,全市黨員干部必須大力弘揚“五種風氣”,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加快推動產業轉型,積累雄厚扎實的經濟底氣;持續推進社會治理,建設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不斷健全保障機制,為群眾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當幸福徐州的新藍圖在實干熱潮中徐徐鋪展,當民生建設的成果在高質量發展中全民共享,徐州人民將收獲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曲美慧 劉玉慧)

關鍵詞: 聚焦 保障 公益 成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