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家莊13歲女孩患抑郁癥自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專家支招青少年心理危機怎么破
日前,河北省石家莊市13歲女孩樂樂(化名),因抑郁癥自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次被聚焦。(11月29日本版曾以《石家莊13歲女孩患抑郁癥吞藥自殺 致命的“心靈感冒”》為題進行專門報道)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在中低收入國家,10至19歲青少年中約15%曾有過自殺念頭;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群體中,自殺已經成為第二大死亡原因。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連日來,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開學前后已經成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尤其是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前后。
樂樂的父親蔣先生回憶說,女兒在小學時開朗樂觀,沒發現任何心理問題。今年9月,升入初中之后,樂樂經常悶悶不樂、不愛說話,而且開學后沒多久,她就和父親商量想轉出重點班。
后來,樂樂表現出厭學傾向,尤其是被確診抑郁癥,住院治療之后,樂樂在自己的微博中多次表達了不想去上學的想法。
“樂樂升入初中后,出現心理問題,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旭靜說,每次開學前后,都有許多家長帶孩子到心理門診咨詢,多是有各種原因不能到學校上課,或者不適應開學。“孩子心理問題主要來自對周圍環境的適應、人際關系的選擇、學習等方面的壓力”。
此前記者獲得的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一項統計顯示,從2014年11月到今年10月底,近5年來,每年他們門診接待的未成年人人次分別為613人、828人、886人、1573人、4626人,5年增長近7倍。
去年,張旭靜接待過一個這樣的女孩。小麗(化名)是初中二年級學生,在一所寄宿制學校上學,成績優秀。據其父母介紹,剛升入初中時,小麗一到學校就頭疼、心慌,甚至惡心、嘔吐。到了初一下半學期,竟然每天上學都有癥狀,每周有一兩天不能去上學。每次周末小麗都給自己定計劃,要到學校好好學習,但是每到周一就不愿起床,身體不舒服,有時發脾氣,但在家休息就可以緩解。初一最后一個月,小麗完全拒絕上學。
于是,父母帶她到綜合醫院進行軀體檢查,然而未見異常,因此才來心理門診就診。咨詢過程中,張旭靜了解到,在幼兒園期間,小麗就有過不愿意離開親人,不去幼兒園的情況。由于小麗成績很好,家人總認為是身體問題,也經常按軀體問題給予簡單處理。
張旭靜還接待過一個男孩,曾經有心理問題,但已經治愈了。但今年升入高一后,他的心理問題復發了。張旭靜說,這個男孩性格很外向,據其父母稱,從小就是“孩子王”,帶著一幫小孩兒玩。
今年升入高中后,男孩發現自己學的好多知識都記不住,原來3個小時能做完的試卷,他有一次居然做了7個小時,最近的期中考試,也沒有堅持下來。他還注意到,自己總是不想說話,不開心。
“我想讓自己高興,但總是高興不起來。”男孩意識到自己心理出了問題,便讓父母帶自己來了醫院。
張旭靜稱,她接觸的這些孩子,一般在心理行為方面會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緊張、擔心、易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等,有的孩子還會表現出生理方面的變化,比如找不出原因的頭暈、惡心、腹痛,甚至發燒。
她坦言,正常的孩子在一生當中,都要經歷某些時期,在這些時期可以有一些焦慮、抑郁等情緒,但若這樣的情緒持續時間比較長,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功能上、心理上的損害,比如說害怕去上學,或者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這樣就構成了情緒的障礙。
“以前人們認為,兒童的情緒障礙持續時間比較短,不會發展到成年期,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研究證實,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情緒障礙持續到成年以后。所以,家長要學會識別這些情緒問題。小麗的情緒問題應該從她幼兒園時期就有所顯現,當時表現的是分離焦慮,后期會逐漸出現一些社交焦慮、學習焦慮等問題。”
張旭靜表示,解決情緒問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療。“一個比較重要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知識性的心理治療,父母要和孩子去探討,去了解他情緒背后的一些原因,比如說一個不去上學的孩子,去探討他為什么不去上學,他在學校碰見了哪些事情,他有哪些苦衷,或者他有哪些說不出來的東西。這個知識性的心理治療可以由專業的醫生來做,也可以由家長去做,知道這個原因之后,家長和老師就可以用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克服這個情緒。讓孩子了解到父母是愛孩子的,愿意在孩子難受時給予陪伴”。
她還指出,同時也要給予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在孩子有自己的獨處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時給予鼓勵,增加孩子和周圍人的接觸,讓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和師生關系,從而能夠在父母不在身邊時獲得支持和陪伴。
張旭靜也提醒廣大父母,有時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受家長影響的,所以家長也要反思自身是不是容易焦慮,有沒有對孩子的過度擔心,有沒有過度嚴苛、只關注學習,有沒有因為夫妻關系問題對孩子造成影響。此外,孩子問題嚴重時可以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抗抑郁劑等對癥治療。(記者 朱洪園)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臺縣新壩鎮中心衛生院紅崖子分院多措并舉積極推動醫共體建設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買藥!這39類藥品需到定點藥房購買2022-01-16
- 馬術運動拓開鄉鎮農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東湖街道向先進社區“看齊”2022-01-16
- 在巍巍長城間守望(青春日記)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這條路出行有變2022-01-16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